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世掌丝纶

世掌丝纶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世掌丝纶”。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述宾 丝纶,比喻皇帝的言论,意为皇帝的每一句话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后称皇帝的诏书。世代在中书省任职,代皇帝草拟诏旨。语本《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欲知~美,池上于今有凤毛。”△褒义。


【词语世掌丝纶】  成语:世掌丝纶汉语词典:世掌丝纶

猜你喜欢

  •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境内。 洞庭湖开始泛起了波涛,枯黄的树叶慢慢地脱落。 形容秋风萧瑟的景象。 也比喻诗人清淡孤峭的风格。语出南朝.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宋.孙庆之《诗人玉屑

  • 镆铘

    同“莫邪”。铘,通“邪”。唐杨牢《赠舍弟》诗:“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词语镆铘】   汉语大词典:镆铘

  • 去梯

    《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之子刘琦,因不见容于后母,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后刘琦请诸葛亮登楼,去其梯,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于是诸葛亮劝其效仿晋公子重耳居外发展。

  • 楚些

    《楚辞.招魂》是沿用楚国民间流行的招魂词的形式而写成,句尾皆有“些”字。后因以“楚些”指招魂歌,亦泛指楚地的乐调或《楚辞》。唐牟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

  • 颜回乐道

    源见“箪瓢陋巷”。称美贤士安贫乐道。唐王绩《被召谢病》诗:“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 避债台

    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载周代“有逃债之台”,唐颜师古注引汉服虔语:“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战国时,周赧王负债甚多,无法归还,被债主逼迫得躲在台上,不敢

  • 角牙

    源见“雀角鼠牙”。比喻陷害别人的手段。《新唐书.朱敬则传》:“去萋斐之角牙,顿奸险之芒刃,塞罗织之妄源,扫朋党之险迹。”【词语角牙】   汉语大词典:角牙

  • 青田酒

    晋崔豹《古今注.草木》:“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核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名曰青田酒。”后以“青田酒”称奇酒,美酒。宋徐铉《赋

  • 螫手

    同“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俨〕上表求宿卫,辞情哀切,帝览之恻然。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于螫手,不宜留意。’”【词语螫手】   汉语大词典:螫手

  • 忘形之契

    参见:忘形交见“忘形交”。《全唐诗话·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词语忘形之契】  成语:忘形之契汉语大词典:忘形之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