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谤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孔子来到卫国,不久便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他的坏话。孔子恐怕获罪,后来就离开了卫国。后用为遭谗言之典。
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孔子来到卫国,不久便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他的坏话。孔子恐怕获罪,后来就离开了卫国。后用为遭谗言之典。
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神异经.中荒经》载:东方之外有东明山,上有一宫殿,高百尺,以青石为墙,门额题为“天地长男之宫”。按五行,东方属木,于色为青。后遂以“青宫”称太子居住的东宫。隋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青宫列绀幰,
源见“孙寿愁眉”。形容女子步态妖治。唐李瀚《蒙求》:“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同“岩下电”。清唐孙华《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双眸闪闪烂岩电,细书小字笺鱼虫。”
主谓 蓬草随风转。比喻自己没有坚定的意志,顺着情势而改变。《后汉书·明帝纪》:“~,微子所叹。”△多用于情状方面。也作“飞蓬乘风”。【词语飞蓬随风】 成语:飞蓬随风汉语大词典:飞蓬随风
同“曾母投杼”。明李东阳《闻河南捷》诗:“守似墨城谁却九,捷如曾杼尚疑三。”
《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后因
南朝梁.沈约《俗说》:“刘柳为仆射(官名,魏、晋以后其职责相当于宰相),傅迪为左丞(官名,东汉尚书有左右丞,以分司尚书省之事)。傅大读书而不解其义。……刘道傅云:‘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见
源见“放他头地出”。谓高人一些。宋吴潜《满江红》词:“斫却凡柯,放岩桂,出些头地。”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郑玄注:“玄鸟,燕也。燕以施生时来,巢人堂宇而孚乳……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
识: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魏书.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