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失真

失真

指左丘明恐怕失去《春秋》之真实内容,而写成了《左氏春秋》。左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春秋时鲁国人,曾任鲁太史(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天文历法、祭祀等),双目失明,相传他著有《国语》一书,记载春秋时期之各国史。孔子为了阐明帝王之道,曾干求过七十多个国君,但都没有受到信用。孔子因此往西去观览周室的图籍,论列历史的记录和旧日的传闻,从鲁国(春秋鲁国故地指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泗、沐、沂水流域)的史记出发而编成《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到鲁哀公获麟之年(前481年)。他简约史籍文辞,删去繁琐重复之处,以制定义理与法度,从而使得王道完备,人事通彻。孔子的七十多个弟子接受了他亲口传授的意旨,因为其中有批评、规劝、褒扬、隐讳、贬抑、损伤的文辞,不可以在书面上表现出来。鲁国有才德的左丘明担心孔子的弟子们各自坚持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各持己见,而失去《春秋》的真实内容,因此他按照孔子编的史记,详细地记述自己的见解,写成了《左氏春秋》。后以此典比喻失去本意,或指失去真实内容。

【出典】:

史记》卷14《十二诸侯年表》509、510页:“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孔子周游不及十国,“干七十余君”是夸张说),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jiā家,通透)。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旨,为有所刺、讥(规劝)、褒、讳、挹(yì益,通“抑”)、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据《春秋》所编之编年史)。”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传》:“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箸《论衡》85篇,20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唐·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唐·李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水传刻肥失真。”


【词语失真】   汉语词典:失真

猜你喜欢

  • 姜肱枕被

    同“姜肱被”。清 颜孝嘉《耍孩儿》套曲:“姜肱枕被寒犹暖,田氏荆枝秀满条,情深手足真为宝。”【词语姜肱枕被】   汉语大词典:姜肱枕被

  • 酌金馔玉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䑓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一本作“炊金馔玉”。见“馔玉炊金”。【词语酌金馔玉】  成语:酌金馔玉汉语大词典:酌

  • 一举成名

    唐代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于时公舅袁高为给事中,方有重名,爱且贤公,然实未尝以干有司。公一举成名而东。”金代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

  • 西凉簿

    《晋书.张轨传》附张重华:“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艾乘轺车,冠白㡊,鸣鼓而行。……艾乘胜……”晋.张重华十六岁继父张骏爵位,据西凉,称大都督、太尉、西平公、假凉王,经

  • 冰肌

    源见“姑射”。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宋朱淑真《暑月独眠》诗:“一篆炉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词语冰肌】   汉语大词典:冰肌

  • 青田酒

    晋崔豹《古今注.草木》:“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核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名曰青田酒。”后以“青田酒”称奇酒,美酒。宋徐铉《赋

  • 胡为乎泥中

    为啥要在泥水中受罪?语出《诗.邶风.式微》:“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世说新语.文学》:“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儿女英雄传》三九回:“这等看起来,

  • 酒胡

    同“酒家胡”。宋刘筠《大酺赋》:“复有俳优旃孟,滑稽淳于,诙谐方朔,调笑酒胡,纵横谑浪,突梯嗫嚅。”【词语酒胡】   汉语大词典:酒胡

  • 海角天涯

    亦作“天涯海角”。偏僻边远的地方。白居易《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并列 比喻极其遥远偏僻的地方。也形容彼此相隔遥远。唐·白居易《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遍始休。”△多用于描写

  • 卖药韩康

    源见“韩康卖药”。指隐居为医者。清方文《初度书怀》诗之二:“谈天邹衍口须闭,卖药韩康肆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