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

它山:别的山。《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治。错:磨石。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意为别国的贤才可作为本国的辅佐。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亦作“他山之攻”。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聊斋志异.司文郎》:“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之耳。”亦作“他山之石”。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可以为错。”


【词语它山之石】  成语:它山之石汉语词典:它山之石

猜你喜欢

  • 凤集岐山

    源见“岐山鸣凤”。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龙飞灞水上,凤集岐山阳。”

  • 风雨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这是《风雨》诗首章,意思是:风凄凄,雨凄凄,雄鸡叫喈喈。既然见到君子人,怎

  • 亡魂

    失魂落魄,比喻惊骇之至。《南史.韦叡传》:“魏将杨大眼将万余骑来战。……叡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者众。矢贯大眼右臂,亡魂而走。”【词语亡魂】   汉语大词典:亡魂

  • 裴家绿野

    源见“绿野堂”。借指高官的别墅。清陈维崧《贺新郎.春日拂水山庄感旧》词:“峭壁哀湍泻,枕春山,此间原是,裴家绿野。”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总是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端木蕻良《曹雪芹》第二七章:“茶上安顺虽说和自己平辈,

  • 聊城解纷

    源见“一箭下聊城”。借指助人解难纾祸。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孝有三德,忠惟一君,马陵释患,聊城解纷。”

  • 嵇吕相思

    源见“吕安题凤”。借指挚友相思。清袁枚《哭唐静涵》诗之七:“庞公妻子都无避,嵇 吕相思便驾车。”

  • 走章台

    源见“走马章台”。指奔走京城权贵之间。唐李贺《马诗》:“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

  • 催租败兴

    同“催租断句”。清端木埰《绿意.十汊海观荷醵饮》词:“何物催租败兴,恨无牡蘜火,噤尽蛙蝈。”

  • 瓜绵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朱熹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绝,至末而后大。以比周人始生于漆 沮之上,而古公之时其国甚小,至文王而后大也。”后以“瓜绵”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