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郑玄注:“判,半也。得耦为合,主合其半成夫妇也。”后因称媒人为“掌判”。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媒妁》:“媒曰掌判。”宋罗烨《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君
同“瓜田李下”。明张景《飞丸记.邂逅参商》:“君子差矣,瓜田李园,你岂不晓?”
源见“二桃杀三士”。指春秋时齐国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唐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词语南山三壮士】 汉语大词典:南山三壮士
同“含沙射影”。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你道他两个覆地翻天,射影吹沙……终久还他带锁披甲。”
同“三千牍”。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见“霸王别姬”。【典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
王事:朝廷之事。靡:无,没有。盬( ㄍㄨˇ gǔ ):止息。 原意是国王差事做不完,后泛指公务繁忙。语出《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同书《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唐
同“梁鸿赁庑”。清郭麐《买陂塘.题黄小松秋影庵图》词:“武林路,约赁梁鸿杵臼,野航三两能受。”
宋.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一载:“苏轼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之,则强之使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
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