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扣槃扪烛

扣槃扪烛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因以“扣槃扪烛”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并列 扣,敲打。扪,抚摸。比喻认识不确切或未经实践就得不到真知。语本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明·汪循《儒志编原序》:“言皆治修身之要,见匪~之为,岂易得哉!”△贬义。常用于对事物认识片面或对人有误解。→瞎子摸象 扣盘得声 ↔洞(明)察秋毫。也作“扣槃扪籥”。


【词语扣槃扪烛】  成语:扣槃扪烛汉语词典:扣槃扪烛

猜你喜欢

  • 美人香草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后因以“美人香草”比喻国君及忠贞贤良之士,亦象征忠君爱国思想。鲁迅《且介亭

  • 大槐安

    同“大槐国”。清赵翼《夜梦从军为贼所执》诗:“噩梦无端破胆寒,兵氛阑入大槐安。”

  • 烂羊头

    同“烂羊”。清黄遵宪《述闻》诗之六:“事势可如骑虎背,功名偏赏烂羊头。”宁调元《浪淘沙.次韵答钝剑》词:“举世烂羊头,舜死尧幽,羞羞铜臭汉公侯。”偏正 比喻滥授官爵下的得志小人。《后汉书·刘玄传》:“

  • 燕然颂

    源见“勒铭燕然”。指歌颂边功的文辞。唐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词语燕然颂】   汉语大词典:燕然颂

  • 祖龙鞭山

    同“秦王鞭石”。黄人《太平洋七歌》之二:“祖龙鞭山石流血,万里虹梁跨溟渤。”

  • 横汾什

    同“横汾唱”。唐袁晖《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之作》:“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词语横汾什】   汉语大词典:横汾什

  • 眷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指眷念朝廷。唐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 孔子无黔突

    黔:黑。突:烟囱。《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是说孔子因为周游列国,奔走于道路,连烟囱也不及熏黑。

  • 青藜照阁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

  • 叶落知秋

    比喻从现象可推知本质;从局部的、细小的迹象,可推知全体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