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庖羲氏作瑟。”(据《太平御览》卷五七六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作瑟三十六弦。”(据《初学记》卷十一引)庖羲,即上古帝王伏羲,传说他是古代
在上位者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利害。 表示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对下属具有重大影响,举措不可不慎。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太平御览》卷七九二引魏征《西戎论》:“
事实与愿望相违背。三国魏嵇康《幽愤诗》:“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逵,逵兹淹留。”也作“事与心违”。宋代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指双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用椎打击牛头,把牛杀死)而祭墓,不如鸡豚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犬马:旧时臣下对君主的自卑之称。因以“犬马之诚”谦称自己的诚意。《魏书.王叡传》:“荣洽生平,惠流身后,犬马之诚,衔
同“运筹帷幄”。《唐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纪功碑》:“大总管运筹帏幄,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京剧《渡阴平》第二场:“将军过誉,惶恐之至,会(锺会)怎比大将军运筹帏幄!”见“运筹帷幄之中
《后汉书.张衡传》:“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东汉张衡为侍中之职,当权宦官害怕衡居此职对他们不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有文化教养的良好环境。清朱彝尊《风怀二百韵》:“孟里经三徙,樊楼又一厢。”【词语孟里】 汉语大词典:孟里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注引干宝《晋纪》:“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原指三国时东吴为
源见“木雁”。比喻因不材而遭祸。宋陆游《书意》诗:“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