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焚琴煮鹤

焚琴煮鹤

同“烧琴煮鹤”。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并列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宋·洪迈《满江红》:“吹竹弹丝谁不爱,~人何肯?”△多用于人糟蹋好东西。→大煞风景 焚琴鬻鹤。也作“煮鹤焚琴”、“煮鹤烧琴”。


【典源】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十二引 《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今译】 唐代李商隐曾写有《义山杂纂》,其中列举了许多杀风景的事情,内有一条为“烧琴煮鹤”,琴本来用于弹奏,鹤本来用于观赏,将琴烧掉,鹤杀死煮吃,都是有伤风雅的行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行为有伤风雅。

【典形】 焚琴煮鹤、烹鹤、烧琴、烧琴煮鹤、煮鹤、煮鹤烧琴。

【示例】

〔焚琴煮鹤〕 清·黄景仁《恼花篇》:“不忧人讥杀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烹鹤〕 宋·苏轼《乔将行烹鹅以饮客》:“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烧琴〕 清·王夫之《丁亥元日续梦庵》:“烧琴天道原烹鹤,徙宅痴肠反忘妻。”

〔烧琴煮鹤〕 清·程先贞《无谋次前韵又答》:“被褐饭牛终此世,烧琴煮鹤过无年。”

〔煮鹤〕 元·萨都拉《焦桐》:“中官方煮鹤,终得舍夫君。”

〔煮鹤烧琴〕 清·郑燮《有所感》:“又没个怜香惜媚,落在煮鹤烧琴魔障。”


【词语焚琴煮鹤】  成语:焚琴煮鹤汉语词典:焚琴煮鹤

猜你喜欢

  • 蓝桥仙境

    源见“蓝桥”。指仙女居处。亦指男女嫁娶之地。宋无名氏《百字谣.贺人娶姑女》词:“太真姑女,问新来、谁与欢传玉镜。莫恨无人伸好语,人在蓝桥仙境。”

  • 屠龙破产

    源见“屠龙技”。指付出巨大的代价学习高超而无用的技艺或学问。宋曾巩《冬晓书怀》诗:“屠龙破产习已妄,画蛇著足弃未能。”【典源】《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

  • 隐尉

    源见“吴市隐”。梅福曾任南昌尉。后因以“隐尉”为县尉或地方官的美称。明高启《同徐山人贲过妙莲佛舍访王主簿钦》诗:“逸人如高僧,傲吏同隐尉。”

  • 凿破混沌

    同“凿开混沌”。清 丘逢甲《叠韵答李生》:“万鬼抱头避险语,凿破混沌古天古。”

  • 后浪催前浪

    见〔长江后浪催前浪〕。主谓 比喻新事物更替旧事物,不断发展。宋·文珦《过苕溪》诗:“只看~,当悟新人换旧人。”△褒义。多用于事物发展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来居上。也作“后浪推前浪”。【词语后浪催

  • 井底虾蟆

    同“井蛙”。虾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虾蟆,未有中原麟凤。”【词语井底虾蟆】  成语:井底虾蟆汉语大词典:井底虾蟆

  • 不遭者可无不为

    不遭:犹言“不遇”。不被赏识。 谓士人不得志,身处卑位,可以无所不为。 这是旧时士人生不逢时的恚愤之辞。语出《汉书.孙宝传》:“宝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自高?且不

  • 高阳徒

    同“高阳酒徒”。唐杜牧《张好好诗》:“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宋范仲淹《三醉石》诗:“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按,范例“高阳徒”,喻指醉石。【词语高阳徒】   汉语大词典:

  • 千变万化

    极言变化无穷,不可捉摸,周穆王西巡昆仑返国途中,有人向他进献了一个名叫偃师的巧匠。周穆王问他有什么本领。偃师答道,随便您要求什么我都可以达到。不过我已经造了一件小玩意,您不妨先看一看。过了几天,偃师带

  • 湘妃庙

    同“湘山祠”。唐白居易《画竹歌》:“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宋孙光宪《河渎神》词之二:“江上草芊芊,春晚湘妃庙前。”【词语湘妃庙】   汉语大词典:湘妃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