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鹿随轩

白鹿随轩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郑弘后来果然代邓彪为太尉。后因以“白鹿随轩”为称颂地方官为政清明、必将升迁的典故。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蔚炳胥变,攀陪遂远,白鹿随轩,丹晕附冕。”


【典源】《后汉书·郑弘传》注引吴·谢承《后汉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 (jia)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fan) 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艺文类聚》卷九十亦引,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郑弘任淮阳太守,减免赋役,省除烦政。春旱时在郡中视察,随车下雨。有两只白鹿遇于道上,在两边靠着车行走。郑弘问黄国:“这主什么吉凶?”黄国说:“听说三公的车幛上画着鹿,您一定会做宰相。”后来郑弘果官至太尉。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为政清明。

【典形】 白鹿、白鹿随轩、彤襜双白鹿、朱轓引鹿。

【示例】

〔白鹿〕 唐·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白鹿随轩〕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柳遐墓志》:“蔚炳胥变,攀陪遂远,白鹿随轩,丹晕附冕。”

〔彤襜双白鹿〕 唐·李白《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彤襜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朱轓引鹿〕 明·汤显祖《牡丹亭》:“竹宇闻鸠,朱轓引鹿,留憩甘棠之下。”


猜你喜欢

  •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子:指鲍叔牙,春秋时齐人,与管仲交谊很深。子,男子的美称。 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是鲍叔牙。 常用以表示对知己朋友的感激之情。语出《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

  • 琼报

    源见“投木报琼”。喻厚报。宋辛弃疾《满江红.和卢国华》词:“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词语琼报】   汉语大词典:琼报

  • 翠华

    《汉书》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列传上》: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汉代天子仪仗队用翠鸟毛羽来装饰旗子的顶端,故以翠华之旗形容天子仪仗队。后遂用为皇帝行踪之典。唐.杜甫《北征》诗:“

  • 秦楼

    源见“乘鸾”。亦名凤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后泛指仙女或公主所居的楼台。南朝 梁沈约《修竹弹甘蕉文》:“巫岫敛云,秦楼开照。”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亦指

  • 瓠落无用

    源见“魏王瓠”。谓大而无用或谓人才不得其用。金刘从益《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诗予亦戏作》:“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

  • 牛渚吟

    《晋书.文苑传.袁宏》:“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

  • 旷古未有

    即从来没有过。亦作“旷古未闻”。出自唐颜真卿之语。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开元年间举进士,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因不肯阿附杨国忠,

  • 三良殉秦穆

    同“三良殉秦”。宋苏辙《秦穆公诗》:“三良殉秦穆,要是不得已。”

  • 青鸾泣镜

    源见“镜鸾”。借喻失偶者或思妇的哀愁心情。明 汤式《天香引.友人客寄南闽情缘婘恋代书此适意云》曲:“望三山远似蓬莱,一点真情,几样离怀。锦鲤沉书,青鸾泣镜,玉燕分钗。”

  • 乐箪瓢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宋陆游《东斋杂书》诗:“百年乐箪瓢,千载仰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