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祖龙

祖龙

祖:开始。龙:皇帝之象征。 此典暗指秦始皇。后以此典借指秦始皇;或形容秦始皇即将死亡。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秋天,有使者从关东(今陕西潼关以东)夜间路过华阴平舒(今陕西华阴县西北渭水边上)道路,有一个人手拿玉璧拦住使者说:“替我送给滈(hào浩)池君。”接着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追问原因,那个人忽然不见,丢下那块玉璧就走了。使者捧上玉璧,将经过情形上报。秦始皇沉默了许久,说:“山鬼不过预知一年之事情。”退朝又说:“祖龙,就是人的祖先。”分派御府审察玉璧,竟是二十八年(前219年)巡视时渡过长江所沉入水中之玉璧。此典又作“江使反璧”、“反秦璧”、“璧去滈池”、“滈池君”。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59页:“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古传水神名,借指秦始皇,因秦始皇自称以水德统一天下)。’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chén臣,同“沉”)璧也。”

【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忆江使之反璧,告亡期于祖龙。” 唐·李益《华山南庙》:“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 唐·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明·陈子龙《登高丘而望远海》:“璧去滈池狐火红,玺归轵道鱼灯黑。” 清·顾炎武《华阴古迹》:“空留一片璧,为遗滈池君。”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148回:“欲望老太师奏闻皇上,废去制科,将坊间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时文,俱付之祖龙一炬。”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 (wei) 滈(hao)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汉书·五行志中》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 秦始皇三十六年秋天,有使者从关东夜间经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手持玉璧拦住使者说:“替我把璧送给滈池君。”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要问问什么意思,其人忽然不见,只留下玉璧。使者回朝报告秦始皇,并将璧奉上。始皇沉默了许久,才说:“山鬼也就知道一年的事。”退到后宫又说:“祖龙,就是人中的领袖吧。”命有关官署考察玉璧,原来是二十八年渡江时所沉的璧。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秦始皇; 或形容秦灭亡事。

【典形】 璧去滈池、返秦璧、滈池君、江使反璧、祖龙、璧遗滈池君、璧随山鬼。

【示例】

〔璧去滈池〕 明·陈子龙《登高丘而望远海》:“璧去滈池狐火红,玺归轵道鱼灯黑。”

〔返秦璧〕 唐·李益《华山南庙》:“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

〔滈池君〕 清·顾炎武《华阴古迹》:“空留一片璧,为遗滴池君。”

〔江使反璧〕 晋·潘岳 《西征赋》:“忆江使之反璧,告亡期于祖龙。”

〔祖龙〕 唐·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词语祖龙】   汉语词典:祖龙

猜你喜欢

  • 于叟种德

    源见“于公高门”。称誉人为官贤明,广施德政。南朝 梁刘峻《辩命论》:“于叟种德,不逮勋华之高;延年残犷,未甚东陵之酷。”

  • 富贵则人争归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归:归附。亦作“就”、“附”、“趋”,义同。 富贵了,人们争相趋附他;贫贱了,人们争相离开他。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语出汉.应劭《风欲通义.穷通》:“孟尝君逐于齐,见反,谭子迎于澅曰:‘君怨齐大夫

  • 怀铅

    源见“怀铅提椠”。指从事著述。《梁书.徐勉传》:“淄上、淹中之儒,连踪继轨;负笈怀铅之彦,匪旦伊夕。”亦借指佳作。鲁迅《三闲集.头》:“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才。”【词语怀铅】   汉语大词典:怀铅

  • 推宅

    《三国志.周瑜传》:“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后因以“推宅”为让宅助友的典故。宋司马光《和邠守宋度支来卜居与南园为邻》:“虽喜卜邻

  • 束箭不折

    《魏书.吐谷浑传》:“阿豺兼并羌氏,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会暴病,临死召诸子弟告之曰:‘先公车骑(指树洛干,阿豺的兄长,自号车骑将军,死后,其弟阿豺被立为国君)舍其子虔以大业属吾,吾岂敢忘先公之举

  • 茵溷花分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际遇。清赵翼《静观》诗:“茵溷花分总宿因,求仙学佛枉劳神。”

  • 干方

    《诗.大雅.韩奕》:“干不庭方,以佐戎辟。”后以“干方”谓安定和治理国家。《晋书.王浑传》:“今陛下出攸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预王政。”【词语干方】   汉语大词典:干方

  • 黄气上眉

    同“眉间黄色”。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朝来黄气忽上眉,告我君恩许陈情。”

  • 蓬心

    《庄子.逍遥游》:“庄子曰:‘……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瓠,葫芦。蓬,一种枯后断根,随风飞旋的茅草。庄子的朋友惠施,觉得梁惠王赐予的大瓠

  • 只敬衣衫不敬人

    意谓敬重别人,只看他的穿着而不看他的为人。 形容世俗的势利眼光。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三圣继昌禅师》:“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后多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