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禁脔

禁脔

世说新语.排调》:“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后袁山松欲拟谢婚(指欲以女妻谢混),王曰:‘卿莫近禁脔。’”此事又见《晋书.谢混传》。注:真长,刘惔。子敬,王献之。

王珣把谢混比为禁脔,意在警告袁不可妄想,因为他知道孝武帝想把晋陵公主嫁给谢。后以“禁脔”比喻他人不得染指之物,又用为帝婿的典故。唐.李商隐《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诗:“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宋.楼钥《跋王都尉湘乡小景》:“国家盛时,禁脔多得名贤,而晋卿(王诜)风流尤胜。”(《攻愧集》卷七十七)

关于“禁脔”一语的来历,《晋书.谢混传》中有另一段表述:“初,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㹠,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时呼为‘禁脔’。”王珣之言,即以此事为比。

后又以“禁脔”指珍贵美好之物。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前后百卷文,枕籍皆禁脔。”


【典源】《世说新语·排调》:“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 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晋书·谢混传》:“初,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谓王珣曰: ……珣对曰:‘谢混虽不及真长,不减子敬。’帝曰:‘如此便足。’未几,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初,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 每得一㹠(tun), 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故珣因以为戏。”

【今译】 东晋孝武帝嘱王珣为其女晋陵公主求婿,王珣推荐谢安之子谢混,孝武帝认为满意。不久孝武帝死,袁山松又想将女儿嫁给谢混,王珣说:“你别接近禁脔。”当初东晋元帝刚建都建业时,公私都非常窘困,得到一只猪,便算是珍肴,脖子上一块肉最美,只献给元帝吃,称为禁脔。王珣即以此比谢混。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女婿; 也指珍贵难得的事物。

【典形】禁脔、禁脔婿、南朝禁脔。

【示例】

〔禁脔〕 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禁脔婿〕 唐·李颀 《赠别张兵曹》:“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

〔南朝禁脔〕 唐·李商隐《韩同年新居》:“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词语禁脔】   汉语词典:禁脔

猜你喜欢

  • 千顷陂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闳,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

  • 蜀赋

    源见“长门赋”。即《长门赋》。因作者司马相如居蜀郡 成都,故称。前蜀韦庄《宫怨》诗:“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词语蜀赋】   汉语大词典:蜀赋

  • 黑龙津

    《史记.封禅书》:“‘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据史书记载,秦文公出外狩猎,获得黑龙,是水德的祥瑞。于是秦朝把黄河的名称改叫“德水”。后因以为黄河的代称。唐.公乘亿《

  • 三良殉穆

    同“三良殉秦”。元王虎臣《阮受益所藏古砚篆文有羽阳千岁盖秦穆公宫瓦也》诗:“孟明骨化蹇叔死,三良殉穆 秦民悲。”

  • 五陵年少

    五陵,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高帝墓)、安陵(惠帝墓)、阳陵(景帝墓)、茂陵(武帝墓)、平陵(昭帝墓),位于长安北部。后因五陵周围为富豪聚居之所,“五陵”就泛指有权势的豪富之家,以“五陵年少”为咏

  • 沂水行歌

    同“沂水弦歌”。宋秦观《踏莎行.上巳日过华岩寺》词:“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

  • 龙门点额

    《水经.河水》:“河水又南得鲤鱼,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郦道元注曰:“《尔雅》曰:鳣( ㄕㄢ shān 山),鲔( ㄨㄟˇ wěi 伟)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白豕之归

    源见“辽东豕”。谓知识浅薄。《隋书.王贞传》:“怖甚真龙之降,惭过白豕之归。”

  • 毛檄

    同“毛子檄”。清 叶申芗《沁园春.送秦馥堂司马领连》词:“羡禄养承欢,捧束毛檄;弱龄作宰,栽遍潘花。”

  • 左右逢原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指做事得心应手。《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