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窃玉偷香

窃玉偷香

关于“窃玉”,旧说多举唐.杨贵妃窃宁玉笛事为据。《杨太真外传》:“明皇与兄弟同处,妃子窃宁王(注:唐睿宗长子)玉笛吹之。”此说不妥。据《雍熙乐府》卷八〔南吕.一枝花〕“子弟收心”套曲有“郑生玉窃,韩寿香拈”语,又卷十〔南吕.一枝花〕“孤闷”套典有“书房中勉强韩香,兰房内生疏郑玉(按,原作五,误)”语,又同卷〔南吕.一枝花〕“酒”套曲有:“我有那郑生窃玉权术,韩寿偷香见识”语。另据《太平乐府》周仲彬《蝶恋花》套曲“朱门深闭贾充香,兰房强揣郑生玉”,皆可证:“窃玉”事属于郑生。可惜故事本末一时尚未考明。

晋书.贾充传》:“时西域有贡奇香……其女密盗以遗寿(韩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遂以女妻寿。”

窃玉,是指郑生窃玉偷情之事;偷香,是指晋朝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偷了晋武帝赠给其父贾充的西域异香送给韩寿之事。后遂将此二事联系起来,用指男子在外偷情或男女私通。

《警世通言》三十四:“满身窃玉偷香胆,一片撩云拨雨心。”


并列 指男子勾引女子私通。也指男女私情。语本《世说新语·惑溺》和《晋书·贾充传》载:晋代贾充之女与其幕僚韩寿私通,韩寿身上因之带有皇帝赐给贾家的西域香料气味,被贾充察觉,贾充就把女儿嫁给了韩寿。《金瓶梅》:“两个隔墙酬和,~,不由大门行走,街坊邻舍怎的晓得?”△贬义。常用来形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墙头马上。也作“韩寿分香”、“韩寿偷香”、“偷香窃玉”、“弄玉偷香”。


【词语窃玉偷香】  成语:窃玉偷香汉语词典:窃玉偷香

猜你喜欢

  •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事奉王侯,乐意做自己愿做的事,以保持自身品德的高尚。语出《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晋.葛洪《抱朴子.嘉遁》:“是以高尚其事,不仕王侯,存夫爻象,匹夫所执,延州守节,圣人许焉。”也单引 ①

  • 献扬雄赋

    同“献赋”。唐钱起《送严维尉河南》诗:“《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

  • 方堙

    春秋时秦国善相马的人。《文选.张协.七命》:“秦青不能认其众尺,方堙不能覩其若灭。”李善注:“《吕氏春秋》曰:‘古者善相马者,管青相唇吻,秦牙相前,皆天下良士也。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

  • 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

    裘:皮袍。谋:商量。 制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却要同狐狸商量剥它的皮。 比喻跟对方商量的事却极端损害对方的利益,自然办不到。语出《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

  • 吐哺握发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旦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指吃饭时吐出口中的食物,沐浴时握发而出,用以形容礼贤下士,热心接待来客),犹恐失

  • 绿珠堕楼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晋石崇爱妾绿珠被强暴所逼跳楼而死之事。清徐述夔《五色石.白钩仙》:“假令虞姬伏剑之时,绿珠堕楼之日,有个仙人来救了,他年项王不死,季伦复生,再得相聚,又岂非最快人心的事!”

  • 梦松

    源见“丁固梦松”。指将登三公高位的预兆。明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黄梅山下》诗:“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词语梦松】   汉语大词典:梦松

  • 钟李

    《后汉书.钟皓传》:“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修……复以膺妹妻之。”东汉钟瑾与李膺二人是姑表兄弟,并有令名。后遂用为咏表兄弟之典。唐.杜牧《寄内兄和州崔

  • 晒腹中书

    同“晒腹”。宋王令《赠致政郭太丞》诗:“一斗独倾花下酒,五车时晒腹中书。”

  • 诺金

    源见“一诺千金”。谓信实的允诺。唐黄滔《与罗隐郎中书》:“故表丈遗文,盛叙古人之重存殁,爰捧诺金,感涕之诚,实刻肌骨。”【词语诺金】   汉语大词典: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