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鬼笑穷”。形容贫困无奈。清 丘逢甲《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诗:“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
源见“绕朝策”。借指临行送别的友人。清唐孙华《送周序三广文之官宿松》诗:“赠策绕朝无别语,临行惟是祝加餐。”
同“陇头音信”。元 吴西逸《寿阳春.四时》曲:“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同“刻烛赋诗”。唐 潘述《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源见“和氏之璧”。指楚人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宋梅尧臣《度支苏才翁挽词》诗之二:“盛世虽多士,唯公与众殊。高才飞健鹘,逸句吐明珠。未入周官采,争持楚璞模。”明高启《感旧酬宋军咨见寄》诗:
源见“陈蕃榻”。解下所悬之榻。表示礼待贤士嘉宾。明陈所闻《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兼寄何别驾仁仲》套曲:“多应他陈蕃下榻,肯教你王粲登楼。”【词语陈蕃下榻】 成语:陈蕃下榻汉语大词典:陈蕃下榻
《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其十七:“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古诗十九首》第十七首,写思妇得到丈夫捎来之信,怀藏在袖中三年
同“游刃有馀”。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范荣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 齐 巢 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耶?’郗未答,韩康伯曰:‘何不使游刃皆虚?’”【词语游刃皆虚】 成语
向东、西方向流传。《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孔安国传:“渐,入也。被,乃也。”后来说西方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传到东方来,叫做“西风东渐”。并列 渐,浸。东边浸染,西
同“烧砚”。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词语焚研】 汉语大词典: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