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范蠡扁舟

范蠡扁舟

指范蠡助越复国,功成身退,乘小船而去。后以此典比喻功成身退,不恋官位;或比喻隐居江湖,另走经营新途。 范蠡(lǐ理),字少伯。楚国宛(yuān冤,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越国大夫(中央要职和顾问),越国被吴国打败时,随越王勾践去吴王夫差处作人质三年。回越后,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称上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范蠡认为越王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久恋禄位怕生祸害。范蠡已助越王勾践洗雪会(Guì桂)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被吴王夫差战败围困之耻辱,便喟然长叹道:“计然致富之策有七条,越国用其中五条而实现报仇雪耻之愿望,既然已经施用于治国而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于是他便乘着一叶扁舟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今山东北部)改名为鸱(chī痴)夷(生牛皮所制革囊,盛酒用,容量大。此处范蠡用作姓氏)子皮,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地改名为朱公。朱公认为陶地为天下中心,各地诸侯从四面八方通这里,交流货物是容易便利的。他就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运用智巧发财,而不另靠别人经营。所以,他做为一个善于生财致富之人,能够不靠人力而随时观变,十九年间三次弄到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贱之交和远房本家兄弟们。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而好行其美德。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任子孙,子孙能继治其业并有所发展,终致家财亿万钱。所以人们谈论富翁时都称誉陶朱公。此典又作“范相鸱夷”、“越鸱夷”、“五湖舟”、“范蠡登舟”、“越相烟波”、“范蠡五湖”、“湖海换西施”、“五湖烟艇”、“扁舟号子皮”、“西子扁舟”、“五湖旧约”、“五湖心”、“越蠡扁舟”、“越相舟”、“范蠡归湖”、“渔舟范蠡”、“陶朱公”、“少伯舟”、“范蠡船”、“鸱夷一舸”、“范舟”。

【出典】: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范蠡》3257页:“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号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例句】: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唐·李颀《赠别高三十五》:“焉知汉高士,莫识越鸱夷。” 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 唐·元稹《许刘总出家制》:“张良却粒,尚想高踪;范蠡登舟,空瞻遗象。” 宋·苏舜钦《游灵岩寺》:“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宋·苏轼《和欧阳少师》:“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 宋·陈师道《陶朱公庙》:“名下难居身可辱,却将湖海换西施。” 宋·汪元量《苏台》:“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宋·汪元量《苏台怀古》:“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我待学列子乘风,子房达道,陶令休官,范蠡归湖。” 元·张可久《人月圆》:“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争你恋着个石季伦千钟富,怎发付陶朱公一叶舟。” 明·陈子龙《得莱阳宋僜岚书》:“日暗田横岛,春深范蠡船。” 清·黄鷟来《触事感怀赋赠张二》:“葛井迹未湮,范舟事堪埒。”


【典源】《国语·越语下》:“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唐·杜牧《杜秋娘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清·冯集梧注:“杨升庵集: 世传西施随范蠡去,不见所出,只因杜牧‘一舸随鸱夷’之句而附会也。墨子曰:“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去吴越之世甚近,所书得其真。’”《修文御览》引 《吴越春秋》逸篇云:“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此正与墨子合,盖吴既灭,越沉西施于江,浮,沉也,反言耳。”

【今译】 春秋时范蠡 (字少伯) 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至五湖时,向勾践辞行,不再回越国,而乘扁舟,飘泊五湖间。改名换姓,在齐地叫鸱夷子皮,在陶地称朱公,四处行商致富。后人又传说范蠡带西施一同离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及时隐退,不恋官位; 或形容心境闲适,泛舟江湖。

【典形】 鸱夷一舸、范蠡船、范蠡登舟、范蠡归湖、范蠡扁舟、范蠡五湖、范相鸱夷、范舟、湖海换西施、扁舟号子皮、少伯舟、陶朱公、陶朱生、五湖旧约、五湖心、五湖烟艇、五湖舟、西子扁舟、渔舟范蠡、越鸱夷、越蠡扁舟、越相烟波、越相舟、五湖去、鸱夷仙迹、扁舟范蠡、乘舟寻范蠡、越蠡陶朱、鸱夷一去、五湖棹、五湖期、五湖高士、一棹五湖、五湖兴、鸱夷变姓名、浮家五湖、五湖范蠡、归五湖、五湖舟楫、扁舟五湖、五湖扁舟、五湖船、五湖槎、范蠡舟、五湖烟水。

【示例】

〔鸱夷一舸〕 清·吴伟业 《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舸宁逃生。”

〔范蠡船〕 明·陈子龙《得莱阳宋僜岚书》:“日暗田横岛,春深范蠡船。”

〔范蠡登舟〕 唐·元稹《许刘总出家制》:“张良却粒,尚想高踪;范蠡登舟,空瞻遗象。”

〔范蠡归湖〕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我待学列子乘风,子房达道,陶令休官,范蠡归湖。”

〔范蠡五湖〕 宋·苏轼《和欧阳少师》:“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

〔范相鸱夷〕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 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范舟〕 清·黄鷟来《触事感怀赋赠张二》:“葛井迹未湮,范舟事堪埒。”

〔湖海换西施〕 宋·陈师道《陶朱公庙》:“名下难居身可辱,却将湖海换西施。”

〔扁舟号子皮〕 宋·张元干《李丞相纲生朝》:“欲知辟谷师黄石,便是扁舟号子皮。”

〔少伯舟〕 明·瞿式耜《和密之七夕韵》:“平居每笑东山屐,千载犹传少伯舟。”

〔陶朱公〕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争你恋着个石季伦千钟富,怎发付陶朱公一叶舟。”

〔五湖旧约〕 宋·姜夔《湘月》:“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

〔五湖心〕 宋·陈允平《蓦山溪·花港观鱼》:“三湘梦,五湖心,云水苍茫处。”

〔五湖烟艇〕 宋·朱敦儒《桂枝香·南都病起》:“念壮节漂零未稳,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五湖舟) 唐·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

〔西子扁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渔舟范蠡〕 元· 张可久 《人月圆》:“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越鸱夷〕 唐·李颀《赠别高三十五》:“焉知汉高士,莫识越鸱夷。”

〔越蠡扁舟〕 宋·汪元量《苏台》:“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越相烟波〕 宋·苏舜钦《游灵岩寺》:“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越相舟〕 宋· 汪元量 《苏台怀古》:“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


猜你喜欢

  • 清流投浊流

    《新五代史.李振传》载:唐末李振“尝举进士,咸通(唐懿宗年号八六〇-八七四年)、乾符(唐僖宗年号,八七四八七九年)中,连不中,尤愤唐公卿。及裴枢等七人赐死白马驿(天祐二年,九〇五年,朱全忠聚裴枢等朝士

  • 画眉府

    源见“张敞画眉”。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以“画眉府”代指京兆尹官署。唐吴融《御沟十六韵》:“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词语画眉府】   汉语大词典:画眉府

  • 不吃烟火食

    亦作“不食人间烟火”。烟火食:熟食,世俗食物。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或比喻与世俗不同,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赵自

  • 瓜冷镇心

    《南史.儒林传.郑灼传》:“灼性精勤,讲授多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诵读,其笃志如此。”郑灼勤学多思,诲人不倦,烦心热之苦。瓜熟时,以瓜镇心,再读。后因以咏瓜,或咏笃志于学之典。《西昆酬

  • 蛮触干戈

    同“蛮触交争”。宋辛弃疾《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 触日干戈。”

  • 布帆安稳

    同“布帆无恙”。清黄景仁《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诗:“下水船中天上坐,布帆安稳作归人。”清 丘逢甲《张琴柯以万里归舟图索题》诗:“宦海风波四十年,布帆安稳竟归田。”

  • 椎牛恨

    《韩诗外传》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后因以“椎牛恨”指亲人亡殁、不能奉养的痛苦。清方文《甘泉山展墓》诗:“西风空有椎牛恨,北阙曾无射雉缘。”【词语椎牛恨】   汉语大词典:椎牛恨

  • 触鹿

    《晋书.许孜传》:“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仗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山,躬自负土……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于所犯栽下。”许孜事亲孝,所以感动猛兽杀鹿,使墓地

  • 海阔天空

    宋代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唐代僧玄览诗云:“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大海或作“海阔”,长空或作“天空”。意谓心胸开阔。今用以比喻随意漫谈,议论漫无边际。并列 ①比喻空间寥廓。明·陈

  • 茅屋采椽

    谓住所简陋。《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颜师古注:“采,柞木也。字作棌,本从木。以茅覆屋,以采为椽,言其质素也。”见“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