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趋庭

趋庭

论语.季氏》:“陈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问于伯鱼(鲤字伯鱼,他是孔子的儿子)曰:‘子亦有异闻(特殊的教诲)乎?’对曰:‘未也。尝独立(指孔子),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指对儿子毫无偏私亲近,一如普通的门人学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你的父亲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教诲吗?伯鱼说,没有。他只是常常督促我学《诗》,学《礼》。认为不学《诗》,则不通事理,不能应对说话;不学《礼》,则不知规矩,不能立身行事:就是这么两点。陈亢听了很高兴,他认为问一得三,听到了学《诗》,学《礼》的道理,还知道君子并不偏私自己的儿子,和门人学生同样教训的啊!

后因以“趋庭”“鲤庭”作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唐.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汝士《宴杨仆射第》诗:“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词语趋庭】   汉语词典:趋庭

猜你喜欢

  • 东阁贤

    源见“东阁招贤”。喻称受赏识的贤才。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阁贤。”

  • 青鸟传书

    源见“青鸟使”。指神话传说中神鸟为西王母取食传信事。借指使者传递书信。元邵亨贞《法曲献仙音》词:“青鸟传书,羽仙清道,天香暗满窗户。”

  • 庑下舂

    同“庑下赁舂”。清 侯铨《清明日作》诗:“馀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

  • 枕流漱石

    同“枕石漱流”。元耶律楚材《和移刺继先韵》之一:“枕流漱石轻轩车,吟烟啸月甘藜藿。”见“枕石漱流”。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

  • 郑玄家婢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字康成)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诗.邶风.式微》句)答曰:‘薄言往诉

  • 节取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择善而取。明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

  • 大声疾呼

    唐代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亟:急。疾:猛。偏正 急切大声地呼吁,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语本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

  • 魏花

    同“魏紫”。宋苏轼《与刘景文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枇是乡人。”【词语魏花】   汉语大词典:魏花

  • 槐南

    同“槐安国”。明文徵明《张梦晋庄子梦蝶图》诗:“却笑黄粱待炊者,漫将车马入槐南。”

  • 挝妇翁

    《东观汉纪》十八“第五伦传”:“尝见上,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此事又见《后汉书.第五伦传》。这个故事与“曾参杀人”(见“投杼”)意义相近。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