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骑着驴还去找驴,比喻东西本在身边,还到处寻找。也比喻占着某种事物,还去寻找更称心的事物。宋.黄庭坚《寄黄龙清老》:“骑驴觅驴但
兴:兴致。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没有时便返回去。多指高高兴兴地来到,尽兴之后回去,意为不虚此行。王徽之(?一388年),字子猷,王羲之之子。狂放不羁,为桓温参军,不综府事。又为桓冲骑兵参军,不知马有
源见“老蚌生珠”。对有贤子者的誉称。《南史.王珍国传》:“〔王珍国〕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武帝雅相知赏,谓其父广之曰:‘珍国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蚌也。’”【词语老蚌】 汉语大词典:老蚌
《左传.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后遂以“斗蛇”喻国家内乱。唐卢照邻《郑太子碑铭》:“犬牙晋 楚,鼎定齐 秦,时遇斗蛇之馀,乍进牵羊之弊。”【词语斗蛇】
《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只闻古有孝子曾参,全受
同“探囊胠箧”。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词语探囊】 汉语大词典:探囊
源见“王尊叱驭”。借指险境。清王士禛《徐五兄自号嵇庵》诗:“往往逢途穷,痛哭回车阪。”
见“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五杂俎·人部三》:“~,常语也。”【词语口有同嗜】 成语:口有同嗜汉语大词典:口有同嗜
见〔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同“三千珠履客”。朱,通“珠”。《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走将来别是容仪,多管是堂中朱履三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