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姓

三姓

一作依兰哈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筑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卷2:“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满语)依兰,三;哈剌,姓也。乃努叶葛、依克勒、湖西哩三姓赫哲也。”雍正七年(1729)设副都统镇守。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置依兰府。


古城名。又称依兰哈拉。今黑龙江依兰县。满语“依兰”为“三”、“哈拉”为“姓”,因清初努叶勒、葛依克勒、湖西哩三族赫哲人居此得名。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三姓协领于此,隶宁古塔副都统。次年筑城。雍正七年(1729年)添设副都统,宣统元年(1909年)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依兰府,1913年降为县。


猜你喜欢

  • 盐井镇

    ①北宋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八十里。②亦作渰井镇。北宋置,属临江县。在今四川忠县东北二十五里㽏井镇。③即今甘肃漳县西南盐井乡。《元和志》 卷39鄣县: “盐井,在县

  • 便民河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 便民河 “在县城西。自县西二十里洴浰渰,东抵城下,长三十里。成化中开,一名后袁河”。

  • 白延架营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5文昌县:白延架营“在县西南。防斩脚、峒黎等贼。《志》云,县境村峒凡三十有五处”。

  • 吉昌镇

    即今吉林磐石县西北九十里吉昌镇。《吉林乡土记》:“吉昌镇。原为集厂子,由清同治年间开辟。因当时人民杂居,对交易等事,并无正确场所,以每旬之二、五、八日,定该地为集市, 以通其有无,故命名为集厂子。民国

  • 瑯邪山

    即琅邪山。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东南十里。

  • 寿春

    战国楚邑。即今安徽寿县。战国末楚考烈王自陈迁都于此。《史记·楚世家》:孝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

  • 鮀浦镇

    即今广东汕头市西北鮀浦镇。《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鮀浦 “去州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澄海县: 鮀浦镇 “在县西南,有巡司,洪武三年置,本属揭阳县。嘉靖三十七年,倭犯鮀浦,又攻蓬洲

  • 唐兴砦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置,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安州: 唐兴城在 “州东南二十里”。疑即今安新县西南之关口。淳化三年(992) 升为顺安军。

  • 屈茨国

    即龟兹国。都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水经·河水注》: “东川水出龟兹东北,赤沙积犁,南流,枝水右出,西南入龟兹城,音屈茨,故延城矣。”

  • 阿杂

    即阿咱。今西藏嘉黎县驻地阿扎。清《西藏图考》卷3:阿咱“一作阿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