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猛
《明史·云南土司一》:“顺宁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缅,所谓三猛也。猛猛最强,部落万人。时与二猛为难。”按猛猛在今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猛缅在今临沧县,而“猛撒微弱,后折入于耿马”,即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北之勐撒。
《明史·云南土司一》:“顺宁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缅,所谓三猛也。猛猛最强,部落万人。时与二猛为难。”按猛猛在今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猛缅在今临沧县,而“猛撒微弱,后折入于耿马”,即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北之勐撒。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东南大庄镇。明嘉靖《清苑县志》卷2有大庄市。
①南齐置,属安昌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境。梁、陈时废。②即龙编县。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水经·叶榆水注》:叶榆水“又东径龙渊县故城南,又东左合北水。建安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龙
清改南丹卫置,属广西提督。都司驻上林县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六十里三里镇),并分驻州同。乾隆三年(1738)改设县丞。后废。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东北三里镇。明万历三年(1575年)设思恩参将驻守于
西魏大统十三年 (549) 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驻地虢镇。北周移武都郡治此。隋大业三年 (607) 改名虢县。古县名。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镇。属武都郡。
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南。《清一统志·吉林一》:巴兰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五十里,混同江之北”。巴兰河源于此。
西汉改番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镇。《汉书·地理志》 作 “鄱阳”,乃后人从 《续汉书·郡国志》 增邑旁。(番pó) 古县名。西汉改番县置,治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古县渡。属豫章郡。东
即今云南镇康县治凤尾镇。《方舆纪要》 卷119镇康州: 控尾寨 “在州西南。万历三十三年木邦酋罕思礼诱镇康酋闷枳归缅,枳不从,遂令其党海庆袭控尾据之”。佤语 “控” 为河,“尾”系汉语,意即河尾,因处
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景德路。原为五代吴越金谷园故址。明为宰相申时行宅。清为汪氏“耕荫义庄” 的一部分,更名环秀山庄。乾隆年间叠山名家戈裕良在园内堆砌的假山,保存完好,为苏州湖石假山中之冠。今园内尚留有补秋
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新正县治此。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小三江镇。清置汛,有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