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峨桥镇
北宋置,属繁昌县。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峨桥镇。当峨溪河入漳河口,明初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
古镇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东北。明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
北宋置,属繁昌县。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峨桥镇。当峨溪河入漳河口,明初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
古镇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东北。明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
在今河南商城县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牛山河“在县南七十里。其上有大、小二牛山,河出其下,流六十里,合为一河,即固始县史河之上源也”。
①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境。唐末废。②即武功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五里。《南齐书·州郡志》 作 “武江” 县。
即今安徽萧县西北六十里黄口镇。清咸丰 (1851—1861) 时筑寨。驻额外外委一员。
元至正十一年 (1351) 改大奴管勾洞长官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至正十五年 (1355) 改为安抚司。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二十七里。《后汉书·朱儁传》: 南阳黄巾起义军孙夏为帅,“还屯宛中。俊急攻之。夏走,追至西鄂精山,又破之”。《魏书· 地形志》: 南阳郡西平县 “有精山”。即此。
元大德年间,指挥使哲彦布哈所建。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1328),燕铁木儿奉怀王于大都,与上都相持于隆镇卫,“隆镇卫指挥使斡都蛮以兵袭上都诸王灭里铁木儿、脱木赤于陀罗台,执
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北一百余里。《方舆胜览》卷12南剑州:灵惠岩“在尤溪西百四十里。中有岩窦可入,若厅事者二所,可环坐千人”。《清一统志·永春州》 引《旧志》:“旧名佛窟岩,又名师姑岩,岩壁峭拔,去地千尺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晋书·司马勋传》:东晋永和五年 (349),梁州刺史司马勋率众出骆谷,“遣部将刘焕攻长安,又拔贺城”。即此。
①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九里南位乡茂林村。始建于建元二年 (前139)。《汉书·武帝纪》: “后元二年,葬茂陵。” 《三辅黄图》: “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 并迁守陵户于此置茂
南宋改北遐镇置,属天河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元改为北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