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关
又称东关头。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入城的通济门西南侧城墙下。系明初为控制秦淮河入城水量而建。清道光《上元县志》卷4山川:淮水(秦淮水)有二源,“至方山埭合流, 由东水关入城, 出西水关,沿石城西北,以达于江”。
又称东关头。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入城的通济门西南侧城墙下。系明初为控制秦淮河入城水量而建。清道光《上元县志》卷4山川:淮水(秦淮水)有二源,“至方山埭合流, 由东水关入城, 出西水关,沿石城西北,以达于江”。
俗呼胜山。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北四里。《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蒋勋求为邵州刺史,刘建锋不许,勋乃与邓继崇起兵,连飞山、梅山蛮寇湘潭”。胡三省注:“飞山蛮,在邵州西北界,今其山在靖
在今云南弥勒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15弥勒州: 卜龙山在“州南五里。旧部笼部千户所置于此。叠嶂重峦,环绕州治”。
①一名小亭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水经·洛水注》: “枝渎又东径周山,上有周灵王冢。” 《寰宇记》 卷3: “周山,今在苑中,当县之西。《皇览》 云,‘河南城下有周山,一名小亭山’”。②在今广东乐昌
唐开元中置,属镇静军。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上游木瓜坪。
①北宋置,属合肥县。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清设巡司于此。②北宋置,属临淮县。即今江苏泗洪县。元置青阳站。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1)古镇名。(1)即今江苏省泗洪县。北宋属临淮县。(2)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驻此。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吴山溪“在府西南三十里。源出永福县之印溪,下流入阳崎江”。
①即今四川西部之大渡河。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涐水出蜀汶江徼外,东南入江。” 《水经·江水注》: “吕忱曰: 渽水出蜀,许慎以为涐水也,从水我声。南至南安,入大渡水。大渡水又东入江。”②即青衣江
即今广西灵山县东南钦江上游。《方舆纪要》 卷104钦州灵山县: 洪厓江 “在县东北洪崖山下,西南流出县西,其别源出罗阳山,流至县西,合为一。中有四滩: 曰羊俭、滑石、鸡冠、大冠,下流入州界,即钦江上源
宋代的部名,属叙州羁縻。在今云南彝良县东南七十里奎香。元置益良州。在今云南省彝良县境。北宋属梓州路。南宋属潼川府路。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