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隆寺

兴隆寺

又称南大庙。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之西南。旧址为唐渤海国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但大石佛犹存,故称石佛寺。清康熙初重建,称为兴隆寺。咸丰十一年再次重建。有院落三重,规模宏敞。今存马殿、关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五殿。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矗立着渤海时期的佛教建筑石灯幢。殿前有重修兴隆寺碑记和渤海时期大型佛教石刻。


又称南大庙。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西南。建于清康熙初年,是一组清代寺院建筑。旧址为渤海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刹灭,但大石佛等犹存,故又称石佛寺。据《宁安县志》记载:“兴隆寺原有三重佛殿,道光二十八年大火焚毁部分殿宇,咸丰五年开始重建,咸丰十一年建成。”今存马殿、关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五殿。原有禅堂、配殿和钟鼓二楼,今皆不存。大雄宝殿是九脊庑殿式建筑,木构斗栱结构,前后三斗四栱七铺作,左右三斗四栱五铺作,四角是三面转角檐。是黑龙江地区仅有的清初木构斗栱建筑。五重殿经修缮彩绘,保持原貌,现已辟为历史文物展览室。三圣殿内有“琢而小之”的渤海大石佛,殿前台下有清代石狮。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矗立着有名的渤海时期佛教建筑石灯幢(石灯塔)。殿前有重修兴隆寺碑记和渤海时期大型佛教石刻。马殿右前方尚有迁来的清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父虽哈纳的墓碑。

兴 隆 寺


猜你喜欢

  • 保要镇

    唐代北边七镇之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檀州密云郡有 “保要” 镇。唐幽州粮食储贮地之一。在今北京市东北密云县境。为唐北边七镇之一。《资治通鉴》:唐会昌元年(841年),雄武军史吴

  • 寻阳山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寻阳山“山自西北来,峙为三峰,中大雪,北仙台,西香炉,极为雄伟。左右环叠, 峰岩甚众,并称奇胜”。

  • 轩岗站

    即今山西原平县西北轩岗镇。同蒲铁路旧有支线由此通石滩煤矿。

  • 胡家港堡

    在今上海市奉贤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 胡家港堡 “明初置,有兵戍守,属金山卫”。洪武初,设金山巡司于张堰镇,十九年(1368) 徙此。

  • 帛蒲堡

    在今陕西彬县境。《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九年 (394),姚苌死,苻登 “尽众而东,攻屠各姚奴、帛蒲二堡,克之”。确址不详。疑在今陕西省彬县境。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前秦苻登攻克此堡。

  • 华山集

    即今江苏丰县东南三十里华山镇。元曾设巡司于此。

  • 布固图河

    即布古什河。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流入斋桑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布古什河亦曰布固图河。乾隆二十三年,副都统唐公喀禄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率兵追捕土尔扈特台吉舍稜至布固图河。”

  • 西坪寨

    ①即今湖北松滋县西南五十二里洈水北岸西斋镇。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贵州瓮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21瓮安县:西坪寨,“(明)景泰五年,苗塘苗‘贼’黄龙、韦保等作乱,攻劫西坪、黄滩等处屯寨营堡”。即此。在

  • 长风沙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寰宇记》卷125怀宁县:“长风沙在县东一百九十里。置在江界, 以防寇盗。元和四年入图经。李白《长干行》云:‘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即此是也。”唐、宋长江中沙洲,为航行

  • 长奠堡

    明万历六年(1578)置,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南长甸镇。《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奠堡“在宽佃南百里,其东北五十里为永奠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