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藏寺

华藏寺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阙摩山。《清一统志·澂江府》:华藏寺“创自齐、梁时,林壑幽秀,有翠壁、丹崖、清泉、古树之胜”。


又称华严寺,俗称支提寺。在福建省宁德市支提山双髻峰下。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由吴越王钱俶所建,历代屡有修建。以大雄宝殿为主体,接连天王殿、祖师殿、伽蓝祠、藏经阁、鼓楼、斋堂、山门等建筑物组成。寺周多梵宇,殿阁门楼,亭桥宫观,金碧相辉,林峦交映,极为宏伟。《华严经》云:“不到支提枉为僧。”故天下云游僧侣,多上山朝谒,最盛时住僧近千人。寺中保存着明代千尊铁铸天冠佛像,每尊高约0.3米,重约10千克。一尊鎏金大毗卢铜佛,绕座有千佛。佛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体现出古代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另有金龙紫衣一袭和藏经 7840 册。支提寺又是闽东地区的革命纪念地,1934年10月,闽东红军独立师在此成立。

华藏寺大殿


猜你喜欢

  • 直隶省

    清置。顺治初建都顺天府 (今北京市) 为京师,以京师所辖府、州为直隶省。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雍正、乾隆以后辖境扩大,包括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全境,内蒙古西拉

  • 善无郡

    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右玉县地。孝昌中废。东魏天平二年 (535)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北齐废。北魏置,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

  • 阳仁城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魏书·地形志》 汝北郡:“孝昌三年置,治阳仁城。”即此。

  • 解口

    又称解。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洛阳县: “解城在故洛阳城西南。《战国策》 苏代谓向寿,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解口即两解城也。”

  • 北五城郡

    东魏兴和二年(540)置,属晋州。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境。北周废。东魏兴和三年(540年)侨置,寄治平阳郡界。北周废。

  • 大南沟

    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大南沟卡路“在碱厂边门外”。

  • 青川溪

    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黄沙河。《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有青川溪,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 《清一统志 ·龙安府》: 青川溪,“ 《旧志》: 源出清潭 (塘) 岭,合白雄关山溪,下流

  • 木邦路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木邦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兴维。辖境约当今缅甸掸邦萨尔温江以西部分。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治今缅甸新维。

  • 牛稠山

    在今台湾嘉义县境。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十一月,天地会义军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古山名。在今台湾省嘉义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天地会林爽文等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即此。

  • 扶风县

    唐贞观八年(634)改湋川县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扶风县。至德中属凤翔府。金初改名扶兴县,寻复故。元、明、清皆属凤翔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西部。属宝鸡市。面积751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