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南康军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明初改为西宁府,不久又改南康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南康军为路,属江淮行省。治所、辖境同南康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西宁府,翌年又改为南康府。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南康军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明初改为西宁府,不久又改南康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南康军为路,属江淮行省。治所、辖境同南康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西宁府,翌年又改为南康府。
元置,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苦怜八十(里)奴迷。”明废。
即今四川岷山。《史记·封禅书》: “自华以西,名山七。……渎山,蜀之汶山。” 又 《水经·江水注》: “岷山,即渎山也,水曰渎水矣。”
明洪武三十年(1397)改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置,属朶甘卫都司。治所在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九龙及道孚、雅江、泸定部分地。清康熙五年(1666)改为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一名藤田镇。又名层山镇。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藤田镇。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 锣鼓潭,“山溪之水汇流经此,水石冲激,声如锣鼓,南流入海”。
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清 一统志·兴京》:硷厂边门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南至岫岩厅所辖凤凰城边界三十里”。
在今巴基斯坦属克什米尔巴勒提特之北。《旧唐书·高仙芝传》: 天宝六年 (747),高仙芝伐小勃律,“至坦驹岭,直下峭峻四十余里”。即此。古山名。在今喀喇昆仑山脉以西,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基斯坦控制区。唐天
即今福建沙县东北之茂溪及县之东溪。《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茂溪 “在县城东。出将乐县界,绕北乡寨,亦谓之北乡溪。又南流至此,入于太史溪。一名半溪。一名东溪。水盛时,可行小舟”。
南齐永明三年 (485) 置,为齐兴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北周废。
即今贵州长顺县东长寨镇。旧属定番县(今惠水县),有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