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尔扎麻苏他尔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查吾拉。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 外番》。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查吾拉。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 外番》。
①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长江东岸。《方舆纪要》 卷27东流县: “黄石矶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滨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庆,泊舟于此。问矶名,左右曰: 王失矶也。濠大恶之。未几果败。旁有黄石港,其处皆黄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昌县置,属豫州。治所即今河南确山县。大业初属汝南郡。唐属蔡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为确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安昌县置,治今河南省确山县。先
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南新妙镇。清同治 《涪州志》 卷1: 长滩里有 “新庙子场”。光绪三十四年(1908) 改置新盛镇。1932年改为新妙乡。1985年置新妙镇。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韦番蛮夷长官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十里。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西南韦番司。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属定番
又作哈兰、喀拉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阑。原为明哈剌马古站。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东北有 “喀拉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北周明帝改涌泉县置,为涌泉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隋开皇三年 (583)改为通泉县。古县名。北周明帝时改涌泉县置,治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属涌泉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通泉县。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条下: “通肯河,在 (齐齐哈尔) 城东四百五十里,东南流入呼伦河。”呼兰河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南麓。
明宣德五年(1430)置,驻苏州府(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万历中移驻句容(今句容县),后复还苏州府。辖南直隶江南诸府及江北安庆一府,相当今江苏的江南、安徽的长江流域地区。清废。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下。有唐欧阳询书道林寺碑。宋圆悟禅师居此。《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引 《府志》: “宋朱、张讲学时,从游者众,建道林精舍以居学者,后归于寺。”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汤沟镇。明设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孔城镇” 条下: “又有汤镇,《志》 云: 县东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地名汤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