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刺宣慰司
明永乐四年(1406)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白古(今缅甸勃固)。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正统以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白古(今缅甸勃固)。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正统以后废。
即今河北昌黎县东南三十里赤洋口乡。明弘治《永平府志》卷1里社:昌黎县有赤崖社。
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八里三坑乡。明置巡司于此。
①西晋太康三年 (282) 省建安典船校尉置,为晋安郡治。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南朝梁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以侯官县改名,为泉州治。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十二年 (592) 改名闽县。
即故道。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游)谷道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至汉中。长约五百多里。《史记·高祖本纪》:汉王元年(前206),“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
①明置,属龙门所。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8龙门所:宁远堡,“旧为朵颜易马市口,景泰以后,敌骑屡由此入犯。嘉靖二十八年,筑堡于此”。②在今云南曲靖市南。《明史·何福传》:洪武二十四年(13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在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椒江北岸之章安镇。元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卷7: 金鳌山 “山枕海,属临海县章安镇。初,宋高宗在潜邸日,泰州人徐神翁……献诗于帝曰: ‘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与君不负登
即今贵州赫章县。明初置递运所于此。清代称为赫章。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治所在京兆府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和宁夏长城以南、秦岭川北及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地区。熙宁五年 (1072)分为永兴军,秦凤二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明史·地理志》保昌县:“县东有小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