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铺
即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广安州:天池铺“在州东八十里”。
即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广安州:天池铺“在州东八十里”。
①三国吴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唐属朗州。宋属鼎州,大观中改为辰阳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为龙阳县,五年(1135)移治黄城砦(今汉寿县西),三十年(1160)复还故治,后属常德府。元
亦名长沙水。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玲珑山,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 长沙水 “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
即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源出锡霍特山,东北流入黑龙江。《金史·婆卢火传》:“直攧里部人尝寇耶懒路,穆宗遣婆卢火讨之,至阿里门河,辞勒罕伪降,遂略马畜三百而去。”即此。古水名。又称阿里民忒石水。
又作西蒲克里河。即今黑龙江省虎林县北七虎林河。源出县西完达山脉,东北流入乌苏里江。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乌苏里江纳尼满河,“又北,折而西北,有西蒲克里河,西自堪达山,东北流合西南一水,而东
①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明 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席帽山 “在府城东五十里。上锐下阔,如席帽。半山有石如人立”。《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席帽山,“ 《通志》 云,相传南唐保大间,范越凤择地,于此置
在今四川资中县东。《方舆纪要》 卷67资县: 珠江驿 “在县治东一里。水道所经也”。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通武川大道。自古为河套东北地区通往阴山以北的交通要道。北魏末年,破六韩拔陵曾扼守于此,屡破魏军。《水经·河水注》:“芒干水(按:即今大黑河)又西南径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
元大德九年 (1305) 改平阳路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灵石、和顺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平阳府。元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治临汾县
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1海盐县:吕港“嘉靖三十五年,倭贼徐海自吕港新场移屯乍浦城南,官军击灭之”。
①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洛城在 “县西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临川时所筑也”。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1眉州“裴城” 条内: “州治东北二里有洛城。相传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