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北四十四里德旺乡杨柳坝。清咸丰五年(1855)铜仁许廷杰、梅继鼎率领五洞(今属江口县)民众起义反对“折征”,印江田宗达、吴灿奎等响应。起义军称红号军,先后攻占铜仁、思南、印江、石阡、青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二十里,俗称牟城。东汉属乐安国。建武二年(26)封更始子鲤为侯邑。南朝宋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青州。移治今寿光市。大业初属北海郡。唐属青州。金属益都府
亦作喻口镇。即今江苏阜宁县南喻口。《宋史·李全传下》: 南宋绍定四年 (1231) 三月,“遣总辖韩晃、戚永升率多浆船及民船四百入射阳湖,击贼于谕口”。
①西晋改绵虒道置,为汶山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东晋后废。②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属蜀郡。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都江堰市)。隋仁寿初废。③隋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茂县
即今山东东阿县治(铜城镇)。唐杜佑《通典》卷180济州平阴县:“汉临邑县故城,在今县东,即马防城也。”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5:“临邑县故城在县北,汉置县,属东郡。亦曰马防城,今为铜城驿。”在今山东省
①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靠山乡古城集。《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至阴陵,迷失道。”即此。东汉为九江郡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废。②北齐于故阴陵城置,为阴陵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后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清道光《铜梁县志》卷2:旧县场“在县南四十里”。唐、宋巴川县治于此。故名。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百里井尾。明置巡司于此。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末次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哈尔次扎内。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