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人县
①隋开皇十五年(595)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十八年(598)改为宁人县。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西县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锦溪附近。大业初属交趾郡。后废。
③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安城。贞观元年(627)为演州治。十六年(642)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属永平郡。十八年改为宁人县。
①隋开皇十五年(595)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十八年(598)改为宁人县。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西县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锦溪附近。大业初属交趾郡。后废。
③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安城。贞观元年(627)为演州治。十六年(642)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属永平郡。十八年改为宁人县。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湟水南岸。清同治二年 (1863),回族首领马桂源等据险反,官军数日始克。
①战国初属郑,后入韩、秦。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史记·蔺相如传》: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即此。秦置渑池县。②池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北。《
即今山东阳信县东南四十里小桑乡。民国《阳信县志》有小桑落墅。东距大桑落墅十五里,故名。古地名。即今山东省阳信市东南小桑乡。与东南数里的大桑落墅总称桑落墅,元曾置巡检司于此。明初移于清河镇。
①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二十里佗城镇。《汉书·地理志》 南海郡龙州县,颜师古注:“裴氏《广州记》云,本博罗县之东乡也,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初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灌阳县: 峡水 “在县东北五十里。源出县北七星、抱子诸山,西南流经峡山,因名。其间有大龙、大埠、三贵诸滩,又南入于灌水”。
即长安城北面东头第一门洛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水经·渭水注》 曰:“洛门又曰朝门,一名高门。”
清置,属归化厅。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百十里。清有外委驻守。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大庾岭上小梅关。《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小梅关“在府东北四十里小梅岭上。山径荒僻,有路通三洲、五渡、龙南、信丰等处。贼每由此窥窃往来,旧有土城,恃为限蔽”。在今广东省南雄市
唐南诏劝丰祐时置,为南诏别都。又称上都。治所在善阐城 (即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昆明市区附近地区。宋大理时亦为陪都,为八府之一。辖境约当今昆明市及易门、禄丰、嵩明各县地。蒙古宪宗五年 (125
亦作斡难河。即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境之鄂嫩河。《元史·镇海传》:“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朱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曰成吉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