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村寨

安村寨

当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万历二十五年(1597)征播之役,“广屯二郎坝,大行招徕。……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


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出合江屯二郎坝,陶洪、安村、罗村三寨土官出降,即指此。


猜你喜欢

  • 和昌城

    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唐贞观元年 (627),宣汉县 “自和昌城移治新安,属通州”。

  • 浮槎山

    又名浮阇山、浮巢山。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与巢湖市接界。《寰宇记》 卷126慎县: “浮阇山亦名浮槎山,在东南四十五里。” 《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浮槎山 “在梁县东南三十五里。按 《隋志》云,有浮阇

  • 高里集

    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北三十六里高里镇。清乾隆 《潍县志》 有高里集。

  • 宜盛县

    北魏置,为武安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西魏废。

  • 冷泉

    ①在今山西闻喜县东。《方舆纪要》卷41闻喜县:冷泉“在县东四十里。又有温泉,一出县东南胡村, 一出官庄村,俱引渠灌田, 流入涑水”。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白居易《冷泉亭记》:“夏之夜

  • 得马水关

    又作保马水关。明置,属保德州。在今山西河曲县南。有得马水巡司驻此。后废。

  • 狮子堡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立石关” 条内: “狮子堡在县西北七十里。嘉靖五年设,与旧县城并为控御瑶民之要路。”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北。

  • 舒蓼

    春秋时小国。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舒城县至庐江县东古龙舒城之间。《左传》: 文公十四年(前613),“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

  • 郯城县

    唐元和中置,属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寻省入临沂县。元末复置,属沂州。移治今山东郯城县。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东南部,邻近江苏省。属临沂

  • 洪田墟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南洪田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西洋墟” 条下: “又洪田墟,在县西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