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水
即唐五代时桑干河南支,径今河北固安、永清二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北伐契丹,世宗遣将刘重进据固安,“上自至安阳水,命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
古水名。即唐、五代时桑干河南支,经今河北省固安、永清二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北伐契丹,世宗“自至安阳水,命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即此。
即唐五代时桑干河南支,径今河北固安、永清二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北伐契丹,世宗遣将刘重进据固安,“上自至安阳水,命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
古水名。即唐、五代时桑干河南支,经今河北省固安、永清二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北伐契丹,世宗“自至安阳水,命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即此。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明 《寰宇通志》 卷41饶州府: 康郎湖 “在余干县西七十里。即鄱阳湖南涯”。《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余干县: 康郎湖“因康郎山名”。
清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南四十八里韦庄镇。在陕西省澄城县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韦庄,人口7210。明洪武年间城堡形似太极图,名太极堡。景泰年间以姓更今名。清曾设镇。1
元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泰宁县 (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城四家子村)。辖境相当今吉林洮南市、乾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北,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地。明废。
在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流域。为唐北庭都护府辖地。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会稽山麓。始建于南朝梁。《史记·夏本纪》: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庙在县东南十一里。”
①亦称西园、同乐园、琼林苑。为金中都御园。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西南青年湖公园一带。《金史·地理志》载:“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台。”②为明清北京御苑。在今北京城内故宫以
一名时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旧唐书·宪宗纪》: 元和十年 (815),“李光彦大破贼党于洄曲”。《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吴元济闻郾城不守,甚惧。时董重质将骡
1913年析张掖县置,属甘肃甘凉道。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西东乐乡。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2年改为民乐县。旧县名。1913年由张掖县所属东乐分县析置,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北东乐镇。1933年更名民乐县。
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六十里,与江苏省交界处。集旁原有古塔一座,名曰白塔,传为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建。后遭雷击,毁其半,故名半塔。集亦以半塔为名。1940年3月新四军第五支队曾在此击败国民党韩德勤部的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东北蒙宜乡。宣统元年(1909) 改流,属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