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宕州

宕州

①北周天和元年 (566) 于宕昌羌地置,治所在阳宕县 (今甘肃宕昌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舟曲二县地。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怀道县 (今甘肃宕昌县西南)。贞观元年 (627),与怀道县移治今甘肃舟曲县西北白龙江北岸。天宝元年 (742) 改为怀道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宕州。广德后没于吐蕃。

②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北宋属茂州。《宋史· 蛮夷传》: “宣和五年,宕、恭、直诸部蛮入寇。” 后废。


(1)北周天和元年(566年)以宕昌羌地置,治阳宕县(隋改为良恭县,今甘肃宕昌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白龙江上游宕昌、舟曲等县一带。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宕昌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宕州,移治怀道县(今甘肃舟曲县西)。安史之乱后废,但其名仍存,宋代为茂州等九州蛮之一,熙宁八年(1075年)宋兵曾一度入宕州,元代也曾置松、潘、叠、宕、威、茂州安抚司与宣抚使。(2)唐永徽二年(651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宝兴二县界。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理县、汶川、宝兴三县交界地区。后废。北宋时复置,移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后废。


猜你喜欢

  • 三山驿

    明洪武间置,属侯官县。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废。

  • 大信乡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中行镇境。清设大信汛。

  • 安国山

    一名太庙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东北。《元丰九域志》卷5:杭州临安县有“安国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一》:安国山“为县治主山,钱镠建城于此”。山南麓有吴越武肃王钱镠墓。

  • 扬之水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

  • 周塘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周塘村。《方舆纪要》 卷107平乐县: “周塘在平乐县之东乡里。积水灌田,四时不涸。”

  • 清营山

    即清廉山。在今山西垣曲县西北。《水经·河水注》: “清水出清廉山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

  • 百尺河

    即密水。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水经·潍水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

  • 古灵山

    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古灵山“在闽侯县西南七十里,瓜山之西。一名大帽山,又名蓆帽山。山腰有石室曰太乙崖,有甘泉曰安德泉,瀑布悬崖千尺。又有碧王潭,潭底沙石五色,灿若机锦。有古灵书

  • 童家营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童营。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童家营巡司 “在山阳县黄河北岸,分防汛地”。

  • 双河关

    在今陕西紫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双河关“当汝、洞二水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