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崆峒山

崆峒山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五里。《明史·地理志》 蓟州: “东北有崆峒山。” 又 《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崆峒山,“相传黄帝问道处”。

②又名空山。在今江西赣县南。《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崆峒山 “古名仁空山,在县南六十里。自南康蜿蜒而来,章、贡二水夹以北驰。山麓周回几百里,盖州之望山也”。

③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六十里。《庄子·在宥》:“黄帝闻道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 《清一统志 ·汝州直隶州一》: 崆峒山,“唐 《汝州刺史卢贞碑》: 山名崆峒者有三: 一在临洮,一在安定。而庄子述黄帝问道崆峒,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騩,皆与此山接壤,则此为近是”。

④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寰宇记》 卷84龙州江油县: 崆峒山 “在州西二百五十一里。高二千五百丈,西接松州交川县界。土人谓之崆峒山”。《方舆胜览》 卷70龙州: 崆峒山 “在州西二百五十里,接蕃部。山谷深险。不通行人”。《清一统志 ·龙安府》:崆峒山,“ 《旧志》: 在府西北一百十里,似平凉之崆峒山,故名”。

⑤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隋书·地理志》: 福禄县有崆峒山。《元和志》 卷40福禄县: 崆峒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黄帝西见广成子于崆峒,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遂登崆峒,并为此山也”。

⑥在今甘肃岷县西。《隋书·地理志》: 临洮县有崆峒山。《元和志》 卷39岷州溢乐县 (今岷县):“崆峒山,在县西二十里。”

⑦亦作空桐山、空同山。又名笄头山、幵头山、鸡头山、薄落山。即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之六盘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西至于空桐,登鸡头”。《正义》 引 《括地志》: “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 泾水所出。” 《寰宇记》引 《水经》 云: 崆峒山 “盖大陇山之异名”。而 《明一统志》 卷35平凉府载: 崆峒山 “在府西三十里,上有问道宫”。《府志》 又谓在府西南,疑皆后人所名。


(1)古山名。又作空同山。同,又作桐。《庄子·在宥篇》: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西至于空桐”;《封禅书》:汉武帝“至陇西,西登崆峒”。所在不一,有以下几说:一说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杜注、《续汉书·郡国志》、《庄子》陆德明释文);一说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当即今六盘山(《括地志》、《元和郡县志》);一说在今甘肃省岷县西(《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一说在今甘肃省西和县北(《寰宇通志》)。南宋岷州自今岷县移治西和县,故岷县境的崆峒山也移至西和境;一说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明史·地理志》)。(2)今山名。(1)又称空山。在江西省赣州市南。相传晋代高僧神渊在此修行传教。东晋司马彪《郡国志》:“山在郡南,多林木,果实食物,一郡皆资此山。”山上有十大景观:牛眠石、玉屏峰、连云板、宝莲池、千僧锅、盂钵峰、宝盖峰、观音阁、腾云石、古铜佛等。据说古时有一水牛于山下吃草饮水,忽闻山上传来木鱼声、诵经声,缘声寻去,径至山顶,走入寺中,后经僧人点化,竟随僧坐化升天,留下遗骸,化作“牛眠石”。南宋大臣文天祥游山作诗:“一水楼台绕,半空图画开。蜿蜒行薜荔,雀影上莓苔。碧绿人千古,青山酒一樽。晚烟看不尽,待月却归来。”(2)在甘肃省平凉市西。六盘山支脉。南北走向,海拔1800米以上。主峰马鬃山,海拔2038米;其西有香山(翠屏山),海拔2123米,为全山最高峰。山势巍峨,奇峰峭拔,林木茂盛。海拔1900米左右有东、南、西、北、中五处山顶夷平面,称“五台”,合天台、插香台和灵龟台号称“八台”。道教发祥地之一。汉唐以来,佛、道两教在山上广建寺庙道观,清同治初年寺庙多毁于兵燹。尚存唐盘龙石柱、宋经幢、明宝塔、清康熙时建太和宫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保寿寺

    在唐长安城翊善坊,今陕西西安市内。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 卷6: “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年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窥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构危巧,二塔

  • 曲沃镇

    即战国魏曲沃邑。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

  • 新关

    ①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南二十余里,与江西萍乡市交界处。旧为吴楚出入要道。有新、老二关,新关即插岭关,老关在其东北,已荡为丘墟。②即安戎关。在今陕西陇县西四十里。《资治通鉴》: 五代汉乾佑元年 (948),

  • 北陵支线

    从辽宁沈阳城站至北陵。长11.8公里。为北宁铁路支线。1929年建成。

  • 梧成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郚山北。属琅邪郡。东汉省。

  • 牛头岭

    ①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北牛头岭。岭上有牛头寺,五代唐天成间(926—930)建。②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牛头岭“在陵水县东北三十里临海。两峰对峙,路径崎岖。明万历四十六年修

  • 兔儿山

    又名吐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霍林河 (呼林河) 河源处。《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兔儿山。

  • 建阳溪

    一名建溪。今福建闽江上源支流建溪。《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阳县: 建溪 “在县东一百步。源从武夷山下,西北来县界也”。《清一统志·建宁府》: 建溪 “一曰崇溪,即古建阳溪也”。

  • 岸门

    ①一作雁门。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市南。《史记· 六国年表》: 秦孝公二十三年(前339),“与晋战岸门”。《史记·魏世家》: 魏哀王五年 (前314),“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②战国韩

  • 卞庄

    即今山东苍山县治卞庄镇。《方舆纪要》卷33沂州:“卞庄在州西南,东泇水所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