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嵯峨山

嵯峨山

①又名嵯峨寨。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寰宇记》 卷125太湖县: “嵯峨山在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嵯峨山 “在太湖县南……《县志》: 在县南四十里。嶙峋多石”。

②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南二十里。《明一统志》 卷87元江军民府: 嵯峨山 “中峰嵯峨,状如卓旗,飞舞翔动”。

③一名雕山。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7绥德州: 嵯峨山 “在州城西南。其山层累迭出,状如鹘雕”。

④即嶻嶭山。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与三原、淳化二县交界处之嵯峨山。《汉书· 司马相如传》 注:“嶻嶭山即今所谓嵯峨山也。” 《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泾阳县志》: “嵯峨在县北四十里,东抵青谷,西抵冶谷,亘二十里。上有三峰。” 苻秦尝置三原护军于此。唐德宗崇陵在其南麓。


(1)在陕西省中部,处三原、泾阳、淳化三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为渭河平原北侧北山组成部分。以山势高峻得名。最高峰海拔1422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好。坡形陡峭,多深谷。石灰石量大、质好,已开采利用。南麓有唐德宗李适崇陵。(2)即“嵖岈山”。


猜你喜欢

  • 目夷亭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木石镇。《左传》:襄公四年(前569),“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杜注:“狐骀,邾也。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路史·国名纪》 在商氏后“目夷”条下记:“

  • 长乐寺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古台城南。《陈书·高祖纪》:南朝梁绍泰二年(556):“齐兵自方山进及兒塘,游骑至台……,天子总羽林禁兵,顿于长乐寺。”即此。②一名牛头寺、永福寺。在今四川三台县西牛头山下。《寰

  • 赤晏庙

    在今江苏涟水县西南。《明史·河渠志一》:嘉靖三十一年(1552),总河副都御史曾钧上言:“刘伶台至赤晏庙凡八里,乃黄河下流,淤沙壅塞,疏浚宜先。”

  • 勐 (猛) 角董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清代置勐角董土千总,属镇边直隶厅。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首载光绪十七年 (1891) 七月上谕:“土目罕荣高被罕荣先围攻,未敢挟忿寻仇,听候官军处治,尚属安分守法,

  • 安宁州

    ①蒙古至元三年(1266)置安宁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安宁州,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废州改安宁县。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广南西路。治所在今云南富宁县

  • 岸堤

    在今河北故城县南。《方舆纪要》卷13故城县: 岸堤 “在县 (治今县东北故城镇) 西南,起自(山东) 武城县北二十里之甲马营驿,达于县东十八里四柳树镇,皆筑堤,以防卫河泛滥。高数尺以上”。

  • 塔拉噶尔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塔尔加尔。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塔拉噶尔 “在伊犁郭勒南,阿里玛图东四十里,逾一支河至其地。地有三泉”。

  • 台骀泽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南。《左传·昭公元年》:“台骀,汾神也。”《方舆纪要》卷40太原县:台骀泽“在县南十里,即晋泽也。旧为晋水汇流处,蒲鱼所钟”。今泽已湮涸。

  • 乌哈尔里克河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为伊犁河支流。清乾隆格瑧额《伊江汇览·水利》:“伊犁惠远城之北为塔尔奇沟,距城九十里,有水二渠,一出于本沟,一出于乌哈尔里克沟,绿营屯田藉资浇灌。”

  • 千丈山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明一统志》卷70夔州府:千丈山“在巫山县东北一百里。秀异高于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