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晋县

平晋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六年(623)废入穰县。

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属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熙宁三年(1070)废。政和五年(1115)复置,金贞祐四年(1216)又废。兴定元年(1217)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太原县。


古县名。(1)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穰县置,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属邓州。六年废入穰县。(2)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平北汉置,治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东北二十里、汾河东。属并州。咸平四年(1001年)升为永利监。熙宁三年(1070年)省入阳曲县,政和五年(1115年)复置,属太原府。金大定中废监,止立县事,贞祐四年(1216年)省。兴定元年(1217年)复置,属冀宁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治于汾水西故晋阳城南,即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八年改名太原县。


猜你喜欢

  • 集庆路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建康路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改为应天府。元天历二年

  • 长杨宫

    战国秦昭王时筑,在今陕西周至县东三十里终南村竹园头村。西汉扬雄《长杨赋序》有“输长杨射熊馆”之句。《三辅黄图》卷1:“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观。秦汉游猎之所。

  • 黄田铺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明史·地理志》始兴县: “又东北有黄塘巡检司,本治璎珞铺,后迁黄塘江口,又迁黄田铺。”即今广东省始兴县东北黄田。明洪武时移黄塘巡检司于此。

  • 界牌墟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石牙乡。明、清置界牌镇巡司于此。

  • 零丁城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 《水经·㶟水注》:修水 “东径零丁城南,右全延乡水”。即此。

  • 天星桥

    在今江苏泰兴市南天星村。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濠河西流十二里达过船港入江,少南西流十八里达洋㴓港入江,又西南流十里径大孙桥,又西八里至天星桥,又西二星达王家港入江。”

  • 崇溪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搏南崇阳溪。《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 崇溪 “在县治东南。有二源: 一出县东北岑阳山,承诸山溪壑之水西南流,绕城北一里,而为东溪; 一出分水岭,东南流,汇诸溪之水,经县西北十里大富桥

  • 法兴寺

    原在今山西长子县东南三十里南张店乡张店慈林山腰,后迁至原址对面崔庄山腰。始建于十六国后燕光始元年 (401)。今寺内中轴线上有舍利塔、圆觉殿和后殿。舍利塔为唐咸亨四年 (673) 建,砂石板建造,平面

  • 句町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广南县境。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置自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兴古郡。南朝梁末废。古县

  • 滥泥沟铺

    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大关镇。《清 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 条下: “又有滥泥沟铺、四方井铺……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