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庆城县

庆城县

1914年改余庆县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江省庆安县)。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4年改名庆安县。


(1)旧县名。原名余庆县,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1914年改名。治余庆街(今黑龙江庆安县驻地庆安镇)。1943年与铁骊县合并,设立庆安县。(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部。属庆阳市。面积 2673 平方千米。人口32.2万。辖4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庆城镇。西汉置郁郅县。东汉初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合水县,为庆州治。唐武德六年(623年)改合川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弘化县。神龙元年(705年)改安化县。至德元载(756年)改称顺化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复称安化县,为庆州治,宣和七年(1125年)为庆阳府治。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省安化县入庆阳府。明初复置安化县。1913年废府存县,属陇东道。1914年改称庆阳县,以故庆阳府得名,属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庆阳专区,1955年属平凉专区,1961年又属庆阳专区,1969年属庆阳地区。1985年析出南部成立西峰市后成今境。2002年改庆阳县为庆城县,属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黄土塬梁沟壑区。泾河支流马莲河上游环江斜贯县境东部,西境有大黑河注入蒲河。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为国家石油和天然气重要产地和省重要产粮区和黄花菜生产基地。农产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及油料作物等。特产黄花菜。工业以采油、电力、制革、五金、印刷、建材等为主。211、309国道和庆华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普照寺大殿、鹅池洞等。


猜你喜欢

  • 新陶河

    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梁书·诸夷传》: 中天竺国 “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分为五江,总名曰恒水。其水甘美,下有真盐,色正白如水精”。

  • 平睦墟

    即今广西浦北县东北平睦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平睦墟。

  • 郭坊

    即今福建上杭县治。南宋乾道三年 (1167)上杭县由钟寮场 (今上杭县北中寮) 徙治于此。

  • 陵水县

    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临振郡。治所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唐初属振州,后改属万安州。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省入万安县。元丰三年 (1080) 复置,属万安军。明属万州,正统间迁治南

  • 煤山

    明万岁山之俗称。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景山公园内景山。明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卷24:“俗所谓煤山者,本名万岁山,其高数十仞,众木森然。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城不虞之用者。” 又明刘若愚 《明宫史》

  • 贡井镇

    清置,属荣县。在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井盐业发达,与自流井齐名。《清史稿·曾望颜传》:咸丰十年(1860)李永和义军“据贡井、天池寺诸地……总兵虎嵩林自程家场进攻贡井”。即此。1939年与自流井合并

  • 都乡

    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汉书·王莽传》: 永始元年 (前16),“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东汉改为东乡。

  • 俱鲁河

    即今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支流科克恰河。《新唐书· 西域传下》 俱兰: “南大雾山,北俱鲁河。”

  • 熙河兰岷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元祐间改熙河兰会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元符间复为熙河兰会路。

  • 炉城

    指今四川康定县。清光绪黄懋材 《西輶日记》: “炉城二水夹流,三山紧抱,晨夕多风,终年积雪,盛夏犹服重裘。……实西南之锁钥,藏卫之喉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