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泾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张泾“在娄县南。通捍海塘,经张堰镇西,西接新运盐河,北行至张泾桥,与城河合,长六十三里”。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张泾“在娄县南。通捍海塘,经张堰镇西,西接新运盐河,北行至张泾桥,与城河合,长六十三里”。
即今湖南浏阳市南金刚乡。清嘉庆 《浏阳县志》 卷7: 金刚头市 “在县南七十里”。
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源出富尔岭,东南流合古洞河。《清史稿· 地理志》 桦甸县:“富尔河合古洞、黄泥、蒲岑诸水注之,为上两江口。”
北魏太延二年(436)置,属岐州。治所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麟游、宝鸡、扶风等市县交界之地。西魏改名岐山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义坞堡)。属岐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嶕峣峰东。唐太和二年(828)道宗大师建。清道光《蓟州志》卷2:“道宗俗姓田,千牛将军宾庭之后,元和九年,于燕庭金阁寺受戒,闻盘山宝积大师往诣参承,太和二年届盘顶居焉。”②即开宝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8: “以地多酸枣,其仁入药用,故名。” 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属东郡,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
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四十里五通桥。《清一统志·嘉定府》:四望关“在犍为县东北七十里。旧有四望溪口巡司。相近有永通盐课司”。民国时属犍为县,有县佐驻此。
①一作缪国。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 文公五年(前622),“冬,楚公子燮灭蓼”。即此。②亦称。 春秋国名。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左
①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七十里。《清一统志·建宁府》:苍山,“一名苍峰山。亦曰龟岭。根盘绝壁,苍翠摩空,与庵山齐高,产茶绝佳”。②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苍山“东望沧海, 汪洋无
①故址在今河北赵县城内。已毁。《清一统志·赵州》:开元寺“在州治西南。宋景祐间于寺中建石塔”。石塔即赵州陀罗尼经幢。②又称东大寺。在今河北邢台市东。《清一统志·顺德府》:开元寺“在府治东北。唐开元中建
又名诺水。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小通江。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25通江县: “ (壁) 山下枕诺水,诺水即宕水,所激声若呼诺,后魏诺水县以此得名也。” 《明史·地理志》: 通江县 “又有宕水,在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