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洞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方舆纪要》卷109东兰州:“《土夷考》:宋时韦君朝者居文兰洞,为土夷长,传子晏闹。崇宁五年内附,置兰州,以晏闹知州事,世其职。”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方舆纪要》卷109东兰州:“《土夷考》:宋时韦君朝者居文兰洞,为土夷长,传子晏闹。崇宁五年内附,置兰州,以晏闹知州事,世其职。”
1914年置,后属康安道。治所即今四川九龙县。1926年改为九龙县。原为川边特别区康定县南境土司地,1914年置,以当地有三岩龙、八窝龙、麦地龙、洪坝龙、湾坝龙、速窝龙、菩萨龙、甲拖龙、雪洼龙等九龙而
①亦名灶突山。满语谓呼兰呼达。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南。《清一统志·兴京》:烟筒山 “在城西南五里”。②即今吉林磐石县北烟筒山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吉林府 《屯镇》: 西南“二百里烟
亦作洌水。即今朝鲜大同江。《汉书·地理志》 乐浪郡吞列:“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海,行八百二十里。”古水名。即今朝鲜大同江。东汉以后又名贝水(贝江)。
西晋太康二年 (281)置,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寿镇南。南朝宋改名暨阳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无锡、毗陵二县置,治今江苏省江阴市东。属毗陵郡。南朝宋改名暨阳。属晋陵郡。隋废
①唐代北边七镇之一。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资治通鉴》:唐会昌元年(841),雄武军吏吴仲舒至京师,对宰相李德裕曰:“幽州粮食皆在妫州及北边七镇。”胡注:“檀州有大王、北来、保要、鹿固、赤城、邀虏、石子&
即鹊岸。在今安徽铜陵、无为、繁昌等县间长江岸。《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以诸侯及东夷伐吴,“吴败诸鹊岸”。杜注: “庐江舒县有鹊尾渚。” 《清一统志·庐州府》: “按,鹊尾渚,亦见《南北史
在今陕西旬阳县南二里。《寰宇记》 卷141金州洵阳县: 留停山 “行人登之,爱其峭拔,多停留纵览,因名之”。
夏代国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前569),魏绛曰:“有穷后羿。”《水经·河水注》:大河故渎“西流径平原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鬲县故城在
即今广东花都市 (新华镇) 西南炭步镇。清设水西巡司于此。
南齐置,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梁改为东随郡。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属司州,辖境约在今湖北省随州、广水二市相邻地区。梁改置东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