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堂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明水满族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明水堂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六十里,西至山海关边城界四十里”。康熙十八年 (1679) 设防御驻防。后废。
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明水满族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明水堂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六十里,西至山海关边城界四十里”。康熙十八年 (1679) 设防御驻防。后废。
一作朱刘店。即今山东昌乐县东十八里朱刘镇。民国《昌乐县续志》有朱留店。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十里。《资治通鉴》:唐至德二年(756),肃宗驻凤翔,安禄山“游兵至太和关”。即此。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唐至德二载(757年)肃宗驻凤翔,安守忠攻武功,分兵略至太和关,凤翔大震。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乌尔贾尔。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建肇丰城于此,俗称雅尔,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驻地。三十一年 (1766) 参赞大臣移驻绥靖城 (今新疆塔城市),改设协领驻守。咸丰二年 (1
即今河北行唐县治。北魏始移行唐县治于此。《魏书·地形志》 常山郡行唐县: “熙平中移犊乾城。” 即此。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明史· 神宗本纪》: 万历三十七年(1609),“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或陕西定边县境。《资治通鉴》:唐武德九年(626),“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胡三省注:“乌城,盖在盐州五原县乌盐池。或曰,在朔方乌水上。”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或以为在今印度东部马苏利帕特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沙里八丹国,居古里佛山之后,其地沃衍,田少俗美,气候微暖。”明《郑和航海图》有沙里八丹。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2兴义府:“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北大林镇。清于此设大莆林汛。日本占领期间改设大林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林镇。
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汶阳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唐乾封元年 (666) 改名乾封县,总章元年 (668) 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 (705) 改为乾封县。古县名。隋开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