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岭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飞猿岭”条下:极高岭“在县东南三十里。亦峻险,路通邵武县”。旧有巡检驻此。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飞猿岭”条下:极高岭“在县东南三十里。亦峻险,路通邵武县”。旧有巡检驻此。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六十里。东汉废。《寰宇记》 卷48 乡宁县: “县东南约六七十里有马头山,盖山形似马,因以为名。骐则马之骏异,盖县因山取名。”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清于今临沂市置兰山县以此名。②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寰宇记》卷76盘石县:兰山“在县东十五里。高三里,上有八面,悬崖壁耸”。《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兰山,“《图经》:名蓝山,以其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七十里土桥镇。明置巡司于此。
①又名阅马台。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太平御览》卷300引《邺城故事》:凉马台“一名阅马台,一名戏马台”。②在今江苏扬州市。清康熙《扬州府志》卷18:戏马台,“陈后山《诗话》,广陵有戏
西藏旧分康 (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称前藏。1914年以前藏太昭 (江达) 以东旧康部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
在今湖南长沙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0长沙府 “大富山” 条下: 智度山 “山高数百丈,环二百余里。众山罗列,其最高者曰黑石峰。《志》云: 唐将军刘 (智) 度居此,因名”。古山名。在今湖南省长沙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前555),晋宋等国攻齐,晋将 “魏绎、栾盈以下军克邿”。注 “邿,平阴西有邿山。” 《清一统志·泰安府》: 邿山 “在平阴县西十二里”。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4雷州府海康县: 清道隘,“ 《志》 云: 在府西百八十里,滨海。又府西南有黑石隘,皆戍守要地”。
在今福建宁德市北一百十里。《方舆纪要》卷96宁德县:外渺溪“源出政和县界, 自渔沧而下,汇诸溪之水,经县西北之青岩及霍童山下之桃花洲,及县东北十五里之合掌滩,又东至铜镜、金垂,入于海”。
即今四川理县东北之孟屯沟。源出县北鹧鸪山东麓,东南流经上孟、下孟两乡,于薛城东北注入杂谷脑河。清同治 《直隶理番厅志》 卷1: 孟董水“源出梭磨土司克州雪山,水南北分,南流为孟董水,计一百三十里至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