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中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置,属西州。治所即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贞元中为吐蕃所据,县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属西州。贞元中地入吐蕃废。
唐贞观十四年 (640)置,属西州。治所即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贞元中为吐蕃所据,县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属西州。贞元中地入吐蕃废。
①即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王庭(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②唐代北庭都护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1)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单于,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2)唐方镇名。
①在今江苏江都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3扬州府:白塔河在“府东北六十里。南通扬子江,北抵运河,其水冬涸春泛, 民得灌溉之利。《河漕考》:宣德七年,陈瑄开白塔河,置新闸、潘家庄、大桥、江口四闸,令江南运
①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北坦埠乡。1912年《安徽省全图》: 东流县东北有坦埠。②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七十里坦埠镇。清宣统《蒙阴县志》 卷1有坦埠。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东北部、升金湖南侧。坦埠乡人民政府驻地
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心山。《魏书·吐谷浑传》:“青海周围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世传青海聪。”《资治通鉴》:唐天宝七载(
①春秋晋邑。当在今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左传》: 襄公十一年 (前562),“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即此。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冬,吴伐楚。入棘、栎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海拔1543米。《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豫章山” 条: “县南七十里又有琉华山,山顶宽平,有长湖,深不可测,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 《清一统志 ·处州府》: 琉华山“亦名
明于废南宾县置,属丰都县。在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七十里龙河镇。《明史· 四川土司传》: 成化年间,“移忠州临江巡检于丰都南宾里之姜池”。
在今山东东明县南六十里马头镇,南滨大河。《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杜圣堤,“《志》云,长堤属县境者三十三里,而长堤为要口。嘉靖十三年,因旧址增筑。有杜圣砦,亦曰杜圣集,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关埠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33:潮阳县“门辟司巡检一员驻关埠”。
一作押宝砦。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五十八里禾库。地极高寒。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吴陇登世居其地”,起事时凭以为固。清军征苗时 “楚中设粮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