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溪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92宜兴县: 洑溪 “在县东南五里。源出荆山,北入荆溪”。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92宜兴县: 洑溪 “在县东南五里。源出荆山,北入荆溪”。
即今浙江上虞市南四十六里章家镇。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引 《万历志》: 章家埠市 “在县 (旧治丰惠镇) 西南四十里”。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环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仪凤附近。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属环州。后废。
亦作顶加芝莱社。即今台湾屏东县东南牡丹乡东北顶加芝来社村。《清史稿·邦交志六》:同治十三年 (1874) 三月,日兵船入侵台湾,“牡丹、高士佛、加芝来、竹仔各社咸被焚。……是月,日本攻生番纲索、加芝来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直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即张杷寨。在今四川三台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高仁厚讨东川帅杨师立,别将“杨茂言走至张把,乃追及之”,为仁厚所斩。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置,为颍州府治。以东汉阜阳侯国故城在县境为名。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区。属颍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8普安州:广午山“林木郁茂,下有小溪流入山穴”。
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明史·田铎传》:弘治二年(1489),铎知蓬州,“州东南有江洲八十二顷,为豪右所据,铎悉以还民。建大小二十四桥,又凿三溪山,以便行者”。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近空舲峡。南宋陆游《入蜀记》:“过达洞滩,滩恶,与骨肉皆乘轿陆行过滩。滩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十二径“在县西南。又西南为白石径, 皆通阳江、阳春,盗贼出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