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西

淮西

①地区名。亦称淮右。隋唐以前,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所以习称今皖北、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史记·荆燕世家》: 汉高帝六年 (前201),立 “高祖弟交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

②唐方镇名。为淮南西道简称。


(1)古地区名。隋唐以前,从长江下游通向中原一般都在今安徽省寿县附近渡淮,这一段淮水流向系自南向北,故习称今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亦称淮右。(2)唐方镇名。全称淮南西道。至德元载(756年)置淮南西道节度使,简称淮西节度使,治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乾元元年(758年)移治郑州(今河南郑州市),次年移治寿州(今安徽寿县),上元二年(761年)移治安州(今湖北安陆市),大历八年(773年)移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十一年移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十四年还治蔡州,号为淮宁军,寻又改为申光蔡节度使。贞元十四年(798年)改号彰义军,元和十二年(817年)复为淮西节度使。长期领有申、光、蔡三州,相当今河南省郾城、上蔡、新蔡以南,西平、遂平、确山、信阳以东地区。长期为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吴元济等割据,元和十二年(817年)为中央平定,次年废。


猜你喜欢

  • 多梅县

    唐置,为羁縻琳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龙江北岸。北宋废。古县名。唐羁縻县。天宝前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北。为羁縻琳州治。约废于北宋初期。

  • 下坪村

    在今福建平和县西长乐乡下坪村。1928年3月,平和县数千名工农群众和农民自卫军在朱积垒率领下在此举行暴动,然后向县城进发,并一举攻入城内。当时暴动指挥所在地——下坪村书斋现已辟为平和暴动纪念馆。

  • 川步镇

    又名川埠镇。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十八里川埠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荆溪县图:东南有川步镇。

  • 广南路

    北宋开宝中置岭南转运使,又称广南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及海南三省区。端拱元年(988)分置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又称岭南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置,治广州(今广东广州市

  • 多祥河市

    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南六十二里多祥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所在今仙桃市西南沔城镇)东北有多祥河市。

  • 合伯

    一作合膊。战国属韩,在今河南舞阳县南。产利剑。《战国策·韩策》:“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古邑名。又作合膊。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南。《战国策·韩策》所云韩卒之剑

  • 鄂尔多斯左翼中旗

    俗称郡王旗。清顺治六年 (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驻地阿腾席连镇。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依俗称改名郡王旗。旧旗名。清顺治六年(164

  • 莘庄镇

    又名莘溪。即今上海市闵行区驻地。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华亭县: “莘庄镇在城北四十五里。” 1960年上海县治由闵行镇迁此。1992年改为闵行区驻地。(莘xīn) 在上海市闵行区中部偏西。面积19.

  • 鹅江

    即今广西百色市西右江 (西洋江)。《清史稿·地理志》 百色直隶厅: “西洋江一曰右江,亦曰鹅江,郁江北系也,自恩阳来,右岸为恩阳界。”

  • 龙塘寨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北三十八里龙塘乡。《方舆纪要》卷80安化县:“《志》云,宋时茶法甚严,县境伊溪、澬江滨,皆产茶,民趋利攘窃,遂啸聚为乱。因议于澬江、龙塘建砦,命将统兵戍守,民赖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