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源山

清源山

又名泉山。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八里。《寰宇记》 卷102泉州: “泉山在州北五里,因此为名。” 《方舆胜览》 卷12泉州: 泉山,“郡之主山,又名北山。在州北五里,周环四十里,横跨十余里,高数千仞。……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州,以清源名郡,岂亦本于此”。《清一统志 · 泉州府》:清源山 “旧名泉山,一名北山,又以高顶常云,名齐云山。” 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即由此而得名。


又称北山、三台山。在福建省泉州市北郊。曾名泉山,因山上有孔泉(别称虎乳泉)源源不绝得名。泉州地名由山而来。为戴云山余脉,最高峰海拔498米。由花岗岩构成,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多种地貌景观。文物古迹丰富。左峰瑞像岩、碧霄岩,右峰老君岩、弥陀岩、千手岩等均有宋、元巨型石刻摩崖造像,以老君岩老君造像最著。中峰顶端有清源洞、虎乳泉和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题刻的炼胆石。素称“闽海蓬莱第一山”,和灵山、九日山等景点组成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塘栖镇

    又名栖里。亦作唐栖。明置,属仁和县。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北塘栖镇。明初开浚塘河,居民负塘而居,故名。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督臣张经与倭寇战于此。清设巡司。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北部、京杭运河两岸。

  • 崇仙铺

    又名界埠市。即今江西新干县西北界埠乡。南宋至明嘉靖中曾置金川驿于此。

  • 济北国

    汉高帝元年 (前206) 项羽封田安置,都博阳 (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德州、泰安、莱芜等地。五年国除。文帝二年 (前178) 以齐之济北郡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都卢(今山东长清县西

  • 海宁卫

    在今浙江海盐县治。《方舆纪要》 卷91:海宁卫 “在海盐县治西,洪武十七年建,辖左、右、中、前四所及澉 (浦)、乍 (浦) 二所”。

  • 东莞盐场

    北宋开宝六年(973)置,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元丰九域志》卷9:东莞县有东莞盐场。北宋开宝六年(973年)置,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南头镇。

  • 锦桥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锦桥 “在县东南,跨元祐港上。宋淳熙十二年建,石梁十五间,长五十丈。又于桥西筑海为地三亩许,以固桥道,亦名石梁桥”。《清一统志·福州府二》: 锦

  • 武阳砦

    ①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邵州 (后属武冈军)。即今湖南绥宁县东北五十里苏洲村。南宋绍兴十一年 (1141) 曾为绥宁县治。②北宋崇宁元年 (1102) 置,属融州。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永建县

    南朝宋置,属海昌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信宜二市县境。梁以后废。

  • 有扈

    又称扈。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北。《尚书·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后为启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

  • 八义集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八义集镇。清咸丰《邳州志》卷3有“八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