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溪

清溪

①即今福建清流县之九龙溪。《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 清溪 “在县城北。其上源即宁化县之大溪也。流经县西北高地岭,萦回五十里,澄清如练,南至县治西南,绕城环抱三折,经渔沧潭,下九龙滩入延平府永安县界”。

②又名大阳江。在今湖南东安县南。《方舆纪要》卷81东安县: 清溪 “源出县 (治今紫溪市镇) 西二十里之舜岭,经县西北,又绕流至县南,东流四十里入湘水”。

③在今广东英德市北。《舆地纪胜》 卷95英德府: 清溪 “在真阳县北六十里。岑水、曲江合流,至此而洑,盖山有三湾,水环山而潴,澄清可鉴。元祐间广帅蒋之奇作三湾亭诗”。

④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南宋陆游 《入蜀记》: “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闇,水流其中,鲜能入者。” 《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清溪“在县东十里。陆游曰: 县有清水洞,极深幽,即此溪矣”。

⑤即今四川蓬安县南河舒河支流清溪河。《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披衣山 “清溪水出焉”。《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引 《元一统志》: “在营山县西南五十里。源出披衣山,地名石洞,下至相如县瑞兴镇入嘉陵江。”

⑥亦名清水溪、沐源川。即今四川马边、沐川、犍为县境之马边河,为岷江支流。《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孝女碑 “在犍为清溪口杨洪山下”。

⑦在今四川长宁县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清溪 “出宁远砦泾滩之下, 中多水族如蛟之类”。《方舆纪要》 卷70长宁县: 清溪在 “县东七十里。其地有泾滩,山顶出泉,悬流为瀑布,高数丈。下有深潭,流为清溪。又东合于淯溪”。

⑧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丽江府》: 清溪 “即漾共江之上源也。有二源:一出东山,一出雪山,至县东东圆里合流,绕县治南,灌溉甚溥”。


猜你喜欢

  • 纳溪水

    即今四川南部永宁河。《寰宇记》卷88泸州江安县:“纳溪水源从牂柯生僚界流来,入汶江。”《舆地纪胜》卷153泸州:纳溪水“源出阿永蕃部至江门砦……东入纳溪砦, 以合于大江”。《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纳

  • 涑沫江

    又作粟末水、速末水。即今吉林之松花江。《新唐书·渤海传》: “涑州以其近涑沫江,盖所谓粟末水也。”古水名。或作粟末水、速末水。即今吉林省松花江。

  • 龙驹场

    亦作龙居场。即今四川仁寿县西龙正镇。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龙居场“在县西五十里”。

  • 新安江

    ①又名歙港、徽港。指今钱塘江干流自安徽歙县浦口至浙江建德市梅城镇一段。以古郡为名。南朝宋沈约有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元和志》 卷25睦州清溪县: 新安江“自歙州黟县界流入县,东流入

  • 扫谷水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扫谷水“在府西北三十里, 出府西北百二十里之扫谷,南流出天门谷, 入于汾水”。

  • 垂幔滩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56永州: 垂幔滩 “水行百里,枕湘江之岸,峭壁倚空,不知几千仞。今遥望石壁,皆如帷幔之状。下有滩,谓之垂幔滩”。

  • 新洋江

    亦名新阳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昆山县: 新洋江 “自城东四里运河分流,南接娄江”。南宋隆兴三年 (1165)开新洋江后,屡经修浚。其水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每当松江中断

  • 洁山都督府

    唐显庆二年 (657) 析西突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8世纪前期废。唐羁縻都督府名。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治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约公

  • 三眼堡

    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北三堡镇。明万历《广西通志》卷22:藤县有三眼营。

  • 南右翼后 (後) 旗

    俗称托莫公旗。即和硕特南右翼后旗。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