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亭
又名铁牛亭。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南,洣水北岸。《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铁牛亭 “宋刘子迈筑城,见江水势冲突,工难成。铸铁牛以镇之,城遂成。铁牛犹存”。铁犀长八尺,作昂首跪卧状。对研究宋代冶铸技术有较高价值。原亭倾圮。1953年将铁犀底座升高1.20米。1982年复建亭于其上。
又名铁牛亭。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南,洣水北岸。《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铁牛亭 “宋刘子迈筑城,见江水势冲突,工难成。铸铁牛以镇之,城遂成。铁牛犹存”。铁犀长八尺,作昂首跪卧状。对研究宋代冶铸技术有较高价值。原亭倾圮。1953年将铁犀底座升高1.20米。1982年复建亭于其上。
明置,属长乐县。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松下。为长乐之咽喉,福清之门 户。洪武二十年 (1387)移海口镇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96: 嘉靖二十七年 (1548),“倭寇自松下突入海口澳登陆,攻福清之镇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峙浪乡那河村。《清一统志·太平府》:那河隘“在思陵土州南三十里,接交阯禄州界”。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清时设兵戍防。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志》云,其山周回高峻,中深洼如釜,因名。”
即荆湖北路的简称。北宋初置,治所在江陵府(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故城)。元废。即“荆湖北路”。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2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大业初属龙泉郡。唐属隰州。武德二年(619)移治仙芝谷西(即今永和县), 为东
即庙漕场。今四川巫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庙宇镇。
即汉长安城北面中门厨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六村堡乡曹家堡西。王莽时改名建子门。
汉、魏、南北朝时期之郁水,指今广西之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之西江。《汉书· 地理志》 广郁县: “郁水首受夜郎、豚水,东至四会入海,过郡四,行四千三十里。” 镡封县: “温水东至广郁入郁,过郡二,行五
在今四川犍为县北石溪镇南。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石板溪在“县北三十里。溪山出石炭,灶民取以煮盐”。
一名子仙山。在今四川广安县西二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165广安军: 望子山 “在军治西,即秀屏山来冈。旧传冯将军之子修炼于岳门山,一旦辞父母谓当仙去,以来晨白鹤飞翔为候。将军登此山以望之,已而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