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珠江

珠江

①一称粤江。是我国南方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清一统志 · 广州府一》 “牂牁江” 条:“ 《番禺县志》:牂牁江一名珠江,即西、北二江下流也。东过沥滘堡北,谓之东冲,又东合蚬江,至县东南八十里南海庙前,与东江会,亦谓之三江口。又南六十里,至虎头门入海。” 珠江因广州市区南江中旧有海珠石而得名。清仇池石 《羊城古钞》 卷2载: 海珠石 “在越王台南,广袤数十丈,东西二江水环之,虽巨浸稽天不能没。语云: ‘南海有沉水之香,亦有浮水之石’ 谓此也。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珠飞入水,夜辄有光怪,故此海名曰珠海,浦曰沉珠,其石则曰海珠云”。1931年填筑新堤时,古海珠石已同北岸连为一体。

②四川沱江之别名。指流经今资阳、资中二县间河段。《舆地纪胜》 卷157资州: 珠江,“ 《资中记·道释门》 曰: 资号珠江,其地之灵,能出瑰异。又父老言: 尝有舟子,夜见江中有光如灯烛,试即之,见巨蚌没水中。后祥符中,太守邓永世令昆仑奴没水探取,奴告以有一巨蚌,可容一斗五升。里人知其为珠所出者”。《明史·地理志》 资县: “南有珠江,即雒江也,东流为资江。”


旧称粤江。中国南方大河。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以在广州市内段的江中旧有一沙洲名“海珠”,故名。西江为珠江干流,上源南盘江出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流经黔、桂两省区,到广东省磨刀门入南海,长2215.8千米;北江源出湘、赣两省南部,长468千米;东江源出江西省南部,长523千米。流域面积 45.26 万平方千米(包括越南境内1万余平方千米,中国境内面积为44.26万平方千米)。河口冲积成珠江三角洲,港汊分歧,主要入海口有虎门、横门、磨刀门、崖门等处。流量丰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 11000米3/秒,仅次于长江。南宁以下可通航,海轮可达广州市的黄埔港。水力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干流上建有大化、岩滩、恶滩等大型水电站。


猜你喜欢

  • 罗岩州

    亦作罗严州。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后改属雅州都督府。北宋属黎州。后废。唐置,治今四川省泸定县北,为雅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后废。

  • 上车湾市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二十四里上车湾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监利县东有上车湾市。

  • 平坝堡

    明置,属越巂卫。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坪坝乡。清于此置平坝汛。

  • 玉河县

    五代刘仁恭置,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四十里。辽属南京析津府。金废。古县名。唐末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析蓟县置,治今北京市门头沟区城子村。属幽州。辽属析津府。辽末废。

  • 洪渡河

    一名丰乐河。源出今贵州凤冈县北。《清史稿·地理志》 龙泉县: “洪渡河出县西北山,东北流,入安化。” 至四川入乌江。乌江支流。在贵州省东北部。因流经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故名。源于湄潭县北部万马乡杨柳

  • 宁平县

    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宁平城。东汉属陈国。西晋废入苦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郸城县东北宁平。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废入苦县。《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

  • 甘泉县

    ①南齐改甘东县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北。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②西魏大统四年(538)分宁夷县置,属宁夷郡。治所在今陕西礼泉县北。因近甘泉山得名。北周明帝元年(557)废。③唐武德

  • 盆搦岭

    即今老爷岭支脉老岭。在吉林汪清县及珲春市境。《金史·世纪》: “太祖度盆搦岭,与撒改会,攻破留可城。” 即此。

  • 河唐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 白墩子

    ①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北。《清一统志·安西州》:边墙头墩“八十里至白墩子”。②即今甘肃景泰县北白墩子。民国间设白墩子产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