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门洞

石门洞

又称龙王洞。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五十里筐覆山。《清一统志·宜昌府》:石门洞“在东湖县南五十里,接宜都县界。洞穴幽邃,潭深莫测,祷雨辄应”。今潭侧尚有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及同治间《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等一批碑刻。


在浙江省青田县城西北括苍山中、大溪南岸。洞口两侧鼓山(虎峰)和旗山(龙峰)左右相峙,崖壁陡立,对峙如门。传为道教第十二洞天。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永嘉太守谢灵运称道后,著名于世。有瀑布从绝壁顶泻下,高96.3米,冬夏不竭,称石门飞瀑。瀑布两侧绝壁的左壁上,有南朝宋以来的摩崖题刻多处。胜迹有积银潭、碑林、刘基祠、灵佑寺等。


猜你喜欢

  • 锡郡

    三国魏太和二年 (228) 置,治所在锡县(今陕西白河县东)。景初元年 (237) 废。

  • 庄河厅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在大庄河(今辽宁庄河市)。1913年改为庄河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治今辽宁省庄河市。1913年废厅置县。

  • 曲溪堰

    又名新河堰。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十里。《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张永德奏败泗州兵万余人于曲溪堰”。即此。又称新河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古曲溪口。《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

  • 挹娄县

    即楼县。 治所在辽宁铁岭县西南懿路村。

  • 临浯集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临吾镇。旧属诸城县。光绪 《山东通志》 卷1诸城县图: 县西北有临浯集。

  • 信陵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为建平郡治。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西晋属建平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属建平郡。南朝宋废。

  • 顿家冈

    俗呼邓家冈。即今河南新蔡县东二十四里顿岗乡。《陈书·鲁悉达传》: 侯景之乱,悉达保新蔡,时兵荒饥馑,众多归之。悉达 “分给粮禀,其所济活者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

  • 龙尾城

    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区下关,西洱河北岸的旧城。唐樊绰《蛮书》卷5:“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蒙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 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依山扼

  • 二仙庙

    又称二仙观。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二十五里太行山中峰下。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建成。现存东西配殿、正殿及左右各跨垛殿等。殿内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致,金碧辉煌。后槽的仙台上

  • 笮关

    亦作苻关、符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史记· 西南夷列传》: 建元六年 (前135),“乃拜 (唐) 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