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墟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平山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北“六十里石骨墟”。明、清平山巡司驻此。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平山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北“六十里石骨墟”。明、清平山巡司驻此。
在今陕西洋县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34汉中府:石锉山“山最高,顶石如锉”。
亦作孟肙路。元元统元年 (1333) (一说至顺二年,1331) 置,属云南行省八百宣慰司。治所在今泰国清迈以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孟绢府。后废。元元统元年(1333年)置,治今泰国清迈南。
即今山东郓城县。《金史· 地理志》济州郓城县: “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即今山东省郓城县。金大定六年(1166年)为避河患,迁郓城县治此。
1931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治所在长汀县城(今福建长汀县)。1934年10月废。旧市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由长汀县城区析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古城内。《元和志》卷31阳安县“阳明井”条下:“又有牛鞞等四井,公私仰给。”《舆地纪胜》卷145简州:牛鞞井“在州郭内西岸。因牛鞞戍地,因名”。
一名文斤山。在今湖南新化县南一百里。《方舆胜览》卷26宝庆府:文仙山“上有三峰,石壁峭绝。半山之间有石室, 旁有龙池”。《方舆纪要》卷81新化县:文仙山“相传晋高平令文斤得仙于此”。
即今河南固始县南三十二里郭陆滩镇。明嘉靖 《固始县志》 卷3 《集市》: “南有郭陆滩集。”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晏城)西南。东汉省。
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都梁山上。《寰宇记》卷16临淮县: “都梁宫周回二里,在县西南十六里。大业元年炀帝立名。宫在都梁,东据林麓,西枕长淮,南望岩峰,北瞰城郭,其中宫殿三重,长廊周回。” 大业十年 (614
一名洿谷水。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左传》: 文公七年 (前620),晋师 “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唐杜佑 《通典·州郡三》: 郃阳县 “有刳首水”。或说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