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沟集
即今河北临漳县东南二十八里秤沟镇。明正德 《临漳县志》 卷2有秤钩湾集。
即今河北临漳县东南二十八里秤沟镇。明正德 《临漳县志》 卷2有秤钩湾集。
又作哈木。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帕中。“帕克仲”,藏语意为隐暗村。
金承安二年 (1197) 以胡设务置,属全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北郊。三年 (1198) 属高州。泰和四年 (1204) 属大定府。元废。
即巴丘城。今湖南岳阳市。即“巴丘城”。
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一百里。《清史稿·海兰察传》: “乾隆四十年征金川,四月,将军阿桂令往宜喜,会明亮调兵入道,约期会攻……寻分兵千人偕福康安赴宜喜。” 即此。
明置,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1太和县: 和阳驿 “在县西南五十里”。
一作阳湖。在今安徽长丰县南。《三国志·吴书·孙綝传》:魏甘露二年(257),“魏兖州刺史州泰拒(朱)异于阳渊,异败退,为泰所迫,死伤二千人”。在今安徽省霍邱县东北。三国魏甘露二年(257年),兖州刺史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七年(1668)废。
一作弁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隋书·地理志》:长城县“有卞山”。《方舆纪要》卷91:卞山“山有石似玉,因名。亦曰弁山”。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北。《隋书·地理志》:长城县有卞山,《周处风土
即今江西万安县西南沙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万安县西南有沙坪。
古地区名。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北及宣州市东北境,北接江苏高淳县界。《左传》: 哀公十五年 (前480) 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 “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为古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