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绥德县

绥德县

①西魏大统十二年 (546) 于邱宁谷置,为绥德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清涧河南岸。北周属安宁郡。隋属雕阴郡,隋末废。唐武德二年(619) 复置,移治清涧河北岸,即今清涧县。后属绥州。五代末年废。

②1913年改绥德州置,属陕西榆林道。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面积1878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11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名州镇。西魏于今址设上县,寻废;又置安宁郡及安宁县;废帝元年(552年)于县兼置绥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安宁郡。大业元年(605年)改绥州为上州,置上县为州治;三年改上州为雕阴郡,废安宁县。唐天宝元年(742年)上县改名龙泉县,兼为上郡治,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绥州治。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改置绥德城,元符二年(1099年)改设绥德军。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升设绥德州。1913年罢州设绥德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0年设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1950年为绥德专区驻地。1956年撤销绥德专区,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子洲、吴堡、清涧三县并入,1961年析出复设。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区,无定河、大理河、淮宁河在县境交汇南流出境。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高粱、玉米、谷子、豆类为主。有农机、水电、食品加工、电机、水泥等厂。西包、太银公路经此。古迹有秦蒙恬墓、扶苏墓和东汉画像石。


猜你喜欢

  • 涂 (塗) 松镇

    又名杜松。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五里涂松。《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 涂松镇 “镇有涂松冈,因名。《志》 云: 镇西达沙头,东连龙市,东北为横泾及甘草泾。东南为七鸦浦及茜泾,盖水陆交会处也。自唐以来

  • 骆驼湾

    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南二十二里骆驼湾村。《方舆纪要》 卷14武强县: 骆驼湾 “在县 (今县西南武强镇) 西北五里。滹沱决溢时,此为钟水之处”。

  • 阆水

    ①又称阆江、阆中水。今四川嘉陵江流至阆中市一段名称。《三国志·蜀书·霍峻传》: 刘备以“峻守葭萌城……后 (刘) 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即此。唐杜甫 《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以

  • 雍郎客都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克度。明洪武中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克度。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 富家桥

    即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富家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 永州府零陵县南有富家桥。

  • 剥隘

    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北剥隘镇。《清一统志·广南府》: 剥隘 “在 (宝宁) 县东南三百九十里,与广西田州之喇村及归顺州之送那邨接界”。民国时设县佐。

  • 白沙郡

    北周武帝时置,属西宁州。治所在台登县(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冕宁县及喜德县部分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武帝置,治台登县(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冕宁县一带。隋开

  • 博南县

    东汉永平十二年 (69) 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四里花桥。《水经·若水注》: “博南,山名也,县以氏之。” 东晋咸康末废。南朝齐复置,梁末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置,治今云南省永

  • 独车汛

    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北独车。清有千总驻防。

  • 调嚣镇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会同县: 调嚣镇在 “县东南十五里。有巡司,洪武中置”。